站内搜索:
终于让造纸业脱掉了“重污染”的帽子
日期:[2020-01-11]  版次:[A04]   版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字体:【
■陈克复院士代表团队领取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华工造纸院士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导师生前多次说,我国造纸业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污染,一个是设备落后,期望我们这代人能解决。随着我国关键技术的实现和产业化,污染问题算是基本控制住了,我们也总算不负所望!”新年伊始,在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中国造纸领域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工教授陈克复在接受访问时动情地说道。

10年来,陈克复带领团队克难攻坚,终于突破“化机浆废水高效低耗蒸发技术”等10项关键技术及11项支撑技术,取得了化机浆废水全资源化利用等10多项成果,为行业水污染物排放达标提供了最佳可行技术。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陈克复院士代表团队领取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文/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吴蔼玉 通讯员 华轩 ■图/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解决中国造纸行业的 “污染”和“落后”

1942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陈克复,原本叫陈克服,“父母期望我将来能克服一些困苦与障碍,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1961年,19岁的陈克服以优异的成绩被复旦大学录取,他的老师高兴得将他的名字改成了“克复”。

1971年,从部队农场劳动归来的陈克复,去天津轻工业学院(现天津科技大学)任教,并开始进修制浆造纸专业,师从造纸著名专家隆言泉先生。“导师(隆言泉先生)多次跟我说,我国造纸行业存在两大阻碍发展的问题,一是造纸对环境的污染,一是造纸装备的落后,他希望这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得以解决。”陈克复说,解决中国造纸行业的“污染”和“落后”,成了他们这一代造纸人的目标。

世界用纸,四分之一“中国造”。我国的造纸行业在2011年的年产量已近1亿吨,居世界第一。但大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伴随着对水源的严重污染。据统计,2011年造纸业带来的废水和COD排放量分别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1/5和1/4。

从根本上解决造纸行业水污染,迫在眉睫!

也就是在2011年,按照国家战略要求,陈克复带着项目组组建产学研创新团队,研发覆盖化机浆、化学浆、废纸浆和造纸等所有工艺过程的清洁生产技术。

相关成果已从实验室走向企业

高校、企业、机构;院士、教授、研究生、企业家、技术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造纸行业水污染重大问题,近百人参与的创新团队,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突破“化机浆废水高效低耗蒸发技术”、“化学浆连续蒸煮置换脱木素技术”、“废纸浆近中性脱墨技术”等10项关键技术及11项支撑技术,取得了化机浆废水全资源化利用、化学浆三大组分连续分离、消除废纸脱墨废水污染等10多项成果,形成5套先进可靠的技术体系。

“项目成果在现代化大型生产线实施产业化及推广应用,构建了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新模式,所推广应用的企业,其清洁生产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单位产量废水和COD排放指标远优于欧盟标准,为造纸行业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制造提供了示范。”团队成员骄傲地说道。

如今,项目所研发的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已在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大中型造纸企业的制浆造纸生产线上及末端废水处理中应用,目前,又推广应用到广东、广西、河南、河北等地的制浆造纸企业,提高了产能覆盖率。

据悉,在该项目的推动和全行业共同努力下,造纸行业废水与COD排放总量比2011年下降38.2%和55%,低于多个重点排污行业,摘掉了“污染大户”的帽子,完成了国家提出整治造纸行业水污染的这一重要任务。

“造纸业的污染问题,总算是得到了基本解决。”陈克复也如释重负,“导师生前的两个愿望,我们这辈人算是圆了其一,希望我的学生们,能继续努力攻克难题,取得新成就。”

链接

砍树造纸?你out了!

现代造纸的原料都来自于砍伐的树木?记者了解到,作为全世界造纸产量最多的中国,造纸的原料主料,也不是树木啦。陈克复院士介绍,中国造纸的纤维原料,一年接近1亿吨,其中约65%是废纸(二次纤维)回收再造纸;约25%是木浆(木材削片),其中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另外10%是甘蔗渣、竹子、芦苇等非木材原料。随着国家对废纸进口的收紧,造纸原料也面临着比较大的缺口,陈克复院士介绍,团队目前正在研究新的方法来替代部分废纸。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