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全国人大代表、暨大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建议将养老服务员作为独立职业工种
日期:[2020-05-20]  版次:[A04]   版名:[2020全国两会]   字体:【
■卢馨。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继续将“养老”作为其重点关注领域与履职建言方向。在她所提的建议中,有6个与养老服务相关,并从社保、信息、学科、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建言。其中,对于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她建议要扩大覆盖面,完善筹资、护理、支付等制度,并引入专业商业保险公司参与。

■新快报记者 沈逸云

鼓励非正式护理者参与照顾

2016年6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取15个城市作为试点地区。在卢馨看来,试点工作还存在“点面”不足的情况——试点城市数量、各试点城市的定点护理机构数量均不足,无法满足更多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

与此同时,卢馨认为,养老护理员的不足,亦成为长护险实施的关键掣肘点之一。“目前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63万,若按照国际标准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她表示,目前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服务人员不足50万,持证人员不足2万。

对此,她提出,除了要规定养老服务员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工种,以明确其职业资质、职业培训要求外,还应对未来养老护理员培养方向有所规划。此外,可借鉴国外的激励措施,强化护理需求者亲属、邻居、志愿者等人员的护理培训及护理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鼓励家属、亲人和邻居等非正式的护理者照顾,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津贴,以解决护理员暂时短缺的问题。

而在筹资方面,卢馨建议,要发展多元化筹资。“我国试点期间主要依托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拨和财政补贴,采取单位和个人缴费方式的试点城市很少。”她告诉记者,可以根据参保人个人、家庭经济情况以及身体健康状况,设计不同的缴费档次。

卢馨建议引入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参与长护险制度。“商业保险公司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得长护险的经办资质,从而保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她解释称,商保的加入,可从经办资金筹集、参保人群、保障内容、支付标准及基金管理等多项内容,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的专业能力,这将有利于长护险制度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完善护理保险公共服务机制。

记者了解到,卢馨有关长护险的部分建议,或将很快实现。5月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就《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拟从原先十多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扩展至原则上每个省份1个试点城市,并提出要做好与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及商业保险的功能衔接。

加强高校老年医学学科建设

除了社保制度外,卢馨还从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学科化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议。在她看来,养老服务领域可应用互联网在信息、大数据挖掘方面的优势,开展“互联网+医养结合”,借助信息管理中心、移动终端设备等,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医疗护理、精神关爱等方面的个性化服务。

这便要求政府在顶层规划下,实现人社、民政、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相互联通,共享实时数据。对此,她建议打造从省级顶层统筹设计、市级统一建设管理、区级街道(镇)级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而在学科建设上,卢馨则认为,要想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目前仍存在着缺乏国家级高校教育教材体系、人才系统培养机制标准等问题。

据她观察,我国医学院本科阶段没有开设老年医学专业,且未进行专门的老年病医护实习,多数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而研究生阶段,虽有部分院校在临床医学类设置了老年医学专业,但报名录取人数少,且课程缺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功能评估、康复保健等关注。

针对上述现状,卢馨建议,鼓励高等医学院校设置本科阶段老年医学专业;对于暂且无法设置专业的院校,则将老年医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的必修课。此外,还要增加老年医学研究方向的录取名额,调整课程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上,建议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和许可证,建立老年医学专科职称评定标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