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清查有北京“新发地”来往史、接触史人员
新快报讯 记者黄闻禹 陆妍思报道 6月17日,广州市政府官网公布《广州市商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商贸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工作的函》,其中指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要严密清查近期有“新发地”来往史、有接触“新发地”人员史的人员,必要时组织有潜在风险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防患于未然。
该函明确,广州各区要指导商贸企业按照指引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商场超市、专业批发市场、餐馆、旅馆酒店等各类公共场所的消费者和从业人员,必须每天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并佩戴口罩和实施体温监测。
例如,针对专业批发市场,要求必须佩戴口罩,实施体温监测。主要入口处的通道、广场应实行“一米线”管理,通过设置隔离带、地面贴标识等方式引导人流有序排队。对有发热(体温超过37.3℃)、干咳等综合症状的顾客,不得入内,建议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医。场外显眼位置应设置注册“穗康”小程序宣传指引,进入人员凭健康证明(以下任一种即可)进入:穗康码(蓝码、绿码)、粤康码(绿码)、医学观察期满通知书、核酸检测报告。
对于旅馆酒店,该函要求入内者测体温戴口罩,并提供健康状况和近期旅居史。对来自疫区的顾客引导其前往定点酒店入住。要求每名入住顾客提供姓名和联系方式。同时,建立健全与当地公安、街道及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及时上报疫情相关数据和台账,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各区指定为集中隔离酒店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此外,函中要求各区、相关企业要继续做好监测,既要做好对重点民生商品的供应监测,又要做好对购物中心、百货商店、超市、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和水产品市场从业及服务人员的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各大商超供应渠道的摸查,确保物资供应渠道来源清楚,确保供应链条不断。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送信息。
严防疫情反弹 广州检查农贸市场商超1893家次
新快报讯 记者陆妍思 通讯员陈泠利报道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突发新冠疫情之后,为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防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防止疫情反弹,广州全市市场监管食销系统于6月13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经营重点环节安全检查行动,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截至6月16日,检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1893家次,以及冷库163家次。
检查中,重点检查畜禽肉类产品及水产品购货凭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标识,严抓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经营者“管理和经营”两个关键环节的主体责任落实;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记录相关要求,不采购、贮存、销售无溯源凭证、来源不明、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特别是进口产品要索取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文件,确保食品来源可溯。
据介绍,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教育、卫健、人社、城管等部门持续开展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专项检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排查和消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截至6月16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391人次,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369家次。
在此基础上,全市各区市场监管局协调配合辖区卫健、疾控等部门,全力做好重点食品及环境样本的病毒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多个部门联防联控,已完成对黄沙水产、江南果蔬等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盒马鲜生等超市的食品及环境样本病毒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