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在人民街上感受人民性(1)
日期:[2020-08-17]  版次:[A06]   版名:[广州区势·最关注]   字体:【
■防疫期间,人民街街坊自发为自家守大门。

广州越秀区人民街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出居民“点餐”—党委策划“配餐”—机团“认领”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解决围蔽管理、旧楼加装电梯等难点问题

“治大国如烹小鲜”,在基层社区治理中也是如此,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党工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服务+社会治理”,结合社区治理焦点,打造出居民点餐、党委策划配餐、机团认领基层治理三段式,推出了一系列社区服务管理项目,如“社区医疗专家门诊”、“居家安全义务诊疗”、“邻里共享e社区物业管理项目”等,形成了人民街社区治理的优势模式,协调解决市民关注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受到各方关注和好评。

■统筹:冯树盛 张小奋

■文: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小区围蔽防疫

发动街坊志愿参与

2020年2月,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与其他地区一样,也进入了小区围蔽防疫战阶段。记得在2月10日,新快报记者来到越秀区人民街采访,发现这里的各个社区不少出入口均关闭,留下的出入口设置了防控监测点,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为出入的居民进行登记和测量体温。

广州老城区的防疫工作难度比任何地方都大,它开放式管理,人员比较难精准把控,一旦出现带病传播者,不好追溯传染源,所以小区封闭管理,出入登记等,是必须的,广州在这方面动作迅速,人民街也率先发起“我为自家守大门、抗击疫情我先行”行动,对全街15个封闭管理,将有条件连成片的社区连成片区封闭管理,无条件的社区单独围蔽。如大德中、大新中、玉带濠三个社区连成片区作为“濠畔小区”24小时封闭管理,根据各居民楼和住户位置,设置了3个出入口。

入口要人守,守将还不少。这时,驻守出入口的人手,便成了比较大的难题。怎么办?越秀区人民街大德中社区居委会主任邓月冰有方法:我们动员每户居民派一名18—65岁的身体健康的人员参加社区防控值守工作。其中,在濠畔小区就有150多户参加志愿者,当起了社区的“守门人”。“抓壮丁”是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所产生的有效方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抗疫人员不足的难题。

封闭管理成功

有赖平日居民自治

人民街南至沿江路,北至大德路,东至北京南路、西至人民南路,面积1.51平方公里,包括大新街、解放南街、德成街、人民街、一德街、泰康街六条街。由于专业市场多,出租屋外来人口多,多次被省市定为社会治安、消防重点整治地区,是越秀旧城区街情最复杂的街道之一。为破解人员密集、房屋老旧、治安形势严峻、环境卫生差,无物业管理服务的治理难题,人民街大德中社区这次成功地封闭管理,得益于此前“居民自治”的成果。“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居民自治是重要部分和主要力量,才能当家作主,实现诉求。”人民街一位负责人说。

在大德中社区,孵化居民自治骨干队伍,建立“街道—社区—楼组长”三级治理工作模式,发挥社区居民骨干作用,通过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选举产生居民街巷长、楼组长56人。社区居委邓主任介绍道,社区定期召开楼组长会议和组织活动,每年对促进社区治理方面表现突出的楼长和志愿者进行公开表彰,制度化规范楼组长队伍建设。社区治理为民办实事,关键要看能否为民所需,所以深化社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建设,也成了越秀区人民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的要义。

广泛吸纳驻地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社会团体、党员群众代表为居民议事协商委员,发挥社区领袖作用,多渠道听取居民群众意见,收集居民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完善议事协商机制,促进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定期举办社区居民议事会议。仅大德中社区,2018 年以来居民议事协商数量32件,协商解决社区定时围蔽管理、小区门禁安全系统、旧楼加装电梯、老旧水管改造、宠物管理等问题,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请到议事厅”功能。

党建引领

形成社区治理核心力量

如何形成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和基本保障?人民街负责人表示:党建引领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人民街建立完善社区大党委制,着眼于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社区治理工作的主心骨和动力源,让多元主体找到参与通道,全面提升区域共建共治共享融合度。

据了解,人民街辖内党建资源丰富,共有医疗、教育、金融等五大板块:医疗板块有广东省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三甲医院3家;教育资源板块有广州市第三中学、旧部前小学等中小学校8所;行业商会资源板块有广州市海味干果商会等六大行业商会;金融资源板块有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等各大银行分行;专业市场资源板块有万菱广场等32家专业市场。

党建引领统筹区域资源,着力构建协商共治的管理服务平台。首先是强化党组织建设,以32个“两新”组织党支部为基础,以辖内六大行业商会党支部为支柱,构建海珠广场(一德)地区商圈党建网络,成立海珠广场(一德)商圈党委,形成地区性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把街党工委意图变成“两新”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举措,推动人民地区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上新水平。

同时,深化社区党委委员网格化分片包干责任制,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搭建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引导他们充当社区居民自治的骨干力量,让拥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党员与社区医疗、法律、社区教育等服务项目对接,发挥专业技术服务社区,举办防诈骗咨询活动、消防演习,节日慰问困难群众等活动。

街道党工委

打造“三段式流程”

有了党建引领和基层组织建设,就可以让居民自治在自我服务中实现。人民街党工委书记李剑怆在2018年,提出了一个“点餐—策划—认领”三段式的社区治理模式:一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让大家来点餐;二是街道党工委做配餐服务设计,形成项目;三是让辖内党组织和机构进行认领。如此民之所需,有的放矢地服务,光是大德中社区就形成了36个特色服务项目,全方位地为街坊服务:推动托老服务、医疗专家服务、金融服务、法律服务、来穗人员服务、禁毒科普等项目。

点餐:精准对接辖内党员群众个性化需求,通过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与群众面对面,机团单位、行业协会深入社区调研等方式,听取收集社区居民群众意见建议,结合社区治理焦点及街道重点工作,实现居民群众“点餐”。

策划:精准把握机团单位党建需要社区服务管理项目支撑、社区服务管理需要机团资源的这一基本规律,建立机团——街区“共赢”机制,聚焦居民“点餐”需求、社区治理的热点,由街党工委牵头,职能部门、机团单位、行业商会、协会、联盟党组织参与,共同商讨策划各类社区治理、社区服务。

认领:各个项目分别由辖内医院、银行、行业商会等单位认领,街党工委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联系松散的人民地区机团单位党组织整合在一起,盘活和有效配置了辖区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和管理,推动党建工作真正实现从“务虚”转为“务实”。

(下转07版)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