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今年新建扩建8座地埋式净水厂
日期:[2020-09-04]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广州市一家地埋式净水厂的厂区如同景区,看不出地下在处理数以万吨计的污水。 通讯员供图

总投资143亿元,全部具有“高颜值”

新快报讯 记者许力夫 通讯员赵雪峰报道 家住广州花地河边的霍先生,在自家阳台可以看到西塱净水厂。“以前我对与阳台一河之隔扩建污水处理厂有疑虑,现在这个厂投产了,没看到想象中的大污水池,日常也没有异味,原先的荒地变得井然有序。”霍先生说。

今年以来,广州中心城区石井净水厂二期、龙归污水处理厂三期、健康城净水厂等8座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陆续投产,它们集绿色水务设施的“高品质”和城市精品的“高颜值”于一身,有一张共同的绿色名片——地埋式生态化净水厂。目前,广州已累计建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9座,呈北斗状分布于珠江两岸,被誉为“地下北斗9星”,9座地埋式污水处理总产能达181万吨/日。

广州地埋式污水处理产能国内居冠

此前,广州市水务局、广州水投集团提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在中心城区新扩建8座地埋式生态化净水厂,补齐中心城区污水处理产能缺口,打造新型水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广州样板。广州市委、市政府对此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将新扩建8座地埋式生态化净水厂定为剿灭黑臭水体1号令1号工程。今年上半年,总投资143亿元的8座地埋式净水厂如期先后建成投产,广州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从340万吨/日增加至496万吨/日,补齐末端处理缺口,实现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活污水全处理,对广州14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从2010年建成全国首座地埋式膜处理工艺净水厂——京溪地下净水厂至今,广州累计建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9座,呈北斗状分布于珠江两岸,被誉为“地下北斗9星”。9座地埋式污水处理总产能181万吨/日,占广州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总产能的三分之一强,占全国同类污水处理模式总产能规模的五成以上。广州也成为国内地埋式污水处理产能第一的城市。

地下17米处 污水处理全封闭进行

地埋式生态化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设施全部转移到平均17米深的地下空间,在地下加盖全封闭完成全部污水处理过程,杜绝污水暴露。生产过程中的臭气在地下通过负压抽吸装置单向输送至臭气处理系统分片集中处理,经由地面30米高的“高空排放塔”有组织的高空达标排放,有效消除臭气外溢情况。同时,通过优化主要设备选型、强化隔音屏障性能、厂内广植绿化等手段,将厂区外围噪声值有效降至周边背景值以下,噪声污染小。通过全地埋、全封闭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厂区及周边空气清爽。此外,地下常年温差较地面要小,温度比较恒定,有利于各种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能量损耗低,防灾能力也较强。

新扩建的8座地埋式净水厂是广州市首批执行一级A类和地表V类水标准较严值的污水厂。其中,龙归、大沙地、健康城、江高、西塱5座净水厂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水处理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通过膜丝的微孔达到强制固液分离效果,可以保持高品质的生物相浓度和优异的出水效果。

再生水可循环利用 而且节约用地

在广州生态化净水厂里,配套建设了较完备的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高标准的出水和经过生态植草沟收集净化的雨水,用于厂外的河涌补水以及厂内景观用水、绿化灌溉、道路保洁以及冷却设备补充用水。

2020年1月至6月,广州市中心城区13座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量约1.65亿吨,荔湾、海珠、白云、黄埔4个区的主要河涌每日均可以从沿线净水厂得到充足的补水,单石井河全流域每天就获得50万吨以上的补水。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采用地埋式设计和集约化布局,将几十个功能各异的工艺组团化、集成化,组拼成预处理区、污泥区、生化区、膜区等6个矩形模块,错高层叠于地下两层空间,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节约了地下空间也释放了地面资源,把开阔空间留给城市和人民。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净水公司总经理李子逵告诉新快报记者,按照传统模式,新建8座污水处理厂、156万吨/日总规模,需要用地120公顷,而实际上这8座厂总规划用地约80公顷,比传统地面模式节地约30%。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