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茶舍客栈设“居民议事厅” 喝茶议事共商街道事务
日期:[2020-11-20]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在侨宅景区,凸显“侨”文化。

如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古城“微更新”有机融合,汕头、潮州有“秘籍”

如何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古城“微更新”有机融合,打造群众身边的交流服务平台?汕头、潮州有各自的“秘籍” 。

11月10日-14日, 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及省市媒体采访团前往汕头、潮州进行实地走访,汕头、潮州在注重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规范志愿服务为抓手,焕发古城新活力。

■图文:新快报记者 何生廷

实践中心尽显“侨乡”特色

彰显潮汕优秀文化特色魅力,是汕头市澄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一大亮点。澄海区依托区、镇、村全覆盖的40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展示澄海优秀特色文化搭建平台载体。

在弘扬“侨”文化方面。记者在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陈慈黉故居看到,陈慈黉故居的“郎中第”内设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尽显“侨乡”特色。

澄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积勇告诉记者,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置在侨宅景区的做法较少见,能充分利用当地的侨文化、潮文化,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和便民活动。据介绍,该实践中心每个月会定期开展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艺术家等前来为村民做宣讲、展示,“此前邀请了古筝表演艺术家演奏,厅堂上的台阶坐满了听众。”王积勇说。

而在项目的选取上,王积勇介绍, 主要从村民的角度去考虑, 常态化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由群众下单,群众需要什么,就组织什么项目”,在活动开展前,有人员将对村民的需求进行收集,然后综合考虑,比如举办眼科义诊、组织过潮剧表演等。

记者从汕头市澄海区文明办获悉,澄海区因地制宜,致力打通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最后一公里”, 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澄海模式”。

一方面通过组织民间艺术传承人到各实践阵地传习潮汕歌册、铁枝木偶、剪纸等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弘扬“潮” 文化上,澄海区联合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莲下、澄华等文明实践所建设“潮汕文化传播基地”,并常态化邀请专家授课,组织澄海民间艺人传习潮汕优秀传统文化。

赋予茶舍客栈社区议事等功能

在古宅里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潮州同样也有着自己的做法。

据了解,潮州湘桥区已有20多处老宅旧院改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将曾是危房的双忠庙原貌修缮, 在保留旅游功能的同时,打造成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赋予文旅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家风传承等功能,群众和游客不分彼此,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文明实践活动,了解古城文化。

由于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位于潮州古城区牌坊街,受地域限制,居民日常活动的公共场所不多。近年来,太平街道借助辖区各巷道的茶舍和客栈等资源, 并赋予其社区议事、公益服务、群众休闲活动等功能,增强居民参与服务意识,引领居民成为社区自治的中坚力量。

记者从湘桥区太平街道工作委员会获悉,自2014年9月,太平街道以义兴社区甲第巷为试点,推行“小巷大道”的治理模式,即由街道牵头建章立制,引导居民推荐产生小巷巷长,由巷长带领居民自我管理。

同时,建立社区议事制度,每月组织一场巷长会议,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居委会干部参加,收集民意,共同协商、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议事协商事项处理结果及时向居民反馈。

“在茶舍、客栈设置了居民议事厅,街坊邻里有什么小矛盾,坐下来泡上一杯工夫茶,平心静气谈谈, 事情也就好解决了。”一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街道还会定期组织巷长和社区居委会干部,召集居民代表到茶舍、客栈以茶论事,共商街道事务。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