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吴慧平:颜真卿的正气,是书家立身之本
日期:[2020-11-22]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罗婉顺墓志(局部)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局部)

■赵孟頫 胆巴碑(局部)

吴慧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粤教版《书法练习指导》执行主编(国标教材)、《书法练习指导》主编(省编教材)

日前,颜真卿38岁真迹《罗婉顺墓志》被考古发现,“颜体”作为楷书的代表,这一考古信息,引起社会再一次对楷书的讨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吴慧平接受收藏周刊记者专访时,梳理了楷书之变以及楷书与道德行为的关系,他认为,“颜真卿楷书里面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浩然正气、刚正不阿、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气节还是我们现代人立身的根本。”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简介

吴慧平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书记兼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粤教版《书法练习指导》执行主编(国标教材)、《书法练习指导》主编(省编教材)

喜欢书法的人更多想速成 却不知道楷书是行草的基础

收藏周刊:上周颜真卿真迹被发掘,楷书再次引起了大众关注,我们能否梳理一下楷书的发展与现状?

吴慧平:我们目前所认为的楷书一般可以分为小楷、魏碑和唐楷三大类。因为科举制度的原因,以前写楷书的人很多,科举制度废除、毛笔退出实用的历史舞台后,楷书的发展遇到了困境,愿意写的人少了。现在很多人认为写楷书太耗时耗力,喜欢书法的人更多的是想着速成,却不知道楷书是行草的基础。

收藏周刊:我们能否回到唐代的历史现场看楷书的变化?为什么说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首?

吴慧平:我们先看看传统里说的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首,尽管他在历史上也遭受过非议,像唐代李煜曾撰《书述》评论颜真卿:“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足田舍汉。”但我认为,真正的书法欣赏要站在比较宽容的角度,颜真卿楷书还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他在楷书里面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浩然正气、刚正不阿、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气节还是我们现代人立身的根本,也是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保证。

柳公权融颜体的雄强、欧体的清刚

赵孟頫字平整端庄而带行书笔意

收藏周刊:楷书四大家没有虞世南?

吴慧平:初唐四大家有虞世南,其他三位是褚遂良、欧阳询、薛稷。但这四大家还是延续了六朝时期的墓志风格,更多的是六朝楷书笔法,不能说是完全代表了唐代楷书。颜真卿出现之后,才形成了真正能代表大唐气象的楷书风格。赵孟頫能够从元代跨越宋代,然后进入唐人的行列,说明他的楷书也很了不起,对楷书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收藏周刊:那如果我们从书法特点来说,能否分别梳理出他们几大家书法的不同特点?

吴慧平:我们先分析一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四大家。颜真卿追求的是气节端庄大气刚正不阿,欧阳询追求的是结构的险绝,一笔不可移,柳公权融合了颜体的雄强、欧体的清刚,赵孟頫讲究字结构的平整端庄而带有行书笔意。他们不是按照年龄排名。从年纪的角度,欧阳询是最早的,他是从隋入唐的,接下来才是颜真卿、柳公权。这样的排列不仅仅是两种楷书风格的排列,如颜、柳是唐代楷书的风格体系,欧、赵是王羲之风格的体系。而且告知我们,如果要达到科举考试的要求,必须按这样的字体选择顺序来写。当然,现在的我们学习楷书不可能再这样去写了,因为时间上不允许。

蔡襄书法过于清秀

苏轼有唐人特点但个性太强

收藏周刊:这一次出土的书法风格跟颜真卿后来的书法风格完全不一样。

吴慧平:颜真卿的楷书就是从六朝书风过来的,这次出土的《罗婉顺墓志》是典型的六朝墓志风格,这正好可以给我们看到颜真卿楷书风格形成的轨迹。他是从六朝时期的风格过来的。哪怕到了《多宝塔》时,他也还没有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从这个碑可以上溯到魏晋的墓志,也可以追溯到隋唐那种写经体,颜真卿伟大的地方,是因为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不同风格的楷书作品。从他早期到晚期的如《麻姑仙坛记》,风格跨度大,风格非常多。相对来说,柳公权和欧阳询书法面貌的丰富性就不如颜真卿,柳公权现在能看到的主要是《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欧阳询主要是《九成宫醴泉铭》影响大一些。他们的书法风格上就没有颜真卿这样开阔。颜真卿给后世书法的启发跟王羲之有点像,王羲之虽然留下的真迹不多,但他的书法面貌也是很丰富的。

收藏周刊:康有为对唐代书法评价并不高,甚至认为“法唐碑者,无人名家”。但您刚刚说,元代赵孟頫“跨过”宋代,进入了唐人序列,甚至跟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并列为楷书四大家,这么看,赵孟頫是不是在楷书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吴慧平:在宋人看来,唐代的楷书已经达到了顶峰,确实难以突破,要另觅出路,只能从个人的内心出发,抒发胸中逸气,所以,此后形成了宋人尚意的共识。所以,苏、黄、米、蔡的书法特点都有各自强烈的个性。但是到了南宋,文人士大夫开始发现一味“尚意”的弊端,他们发现很少人会写楷书,法度几近全无,宋代楷书还不错的,蔡襄算是代表,但他的楷体跟颜真卿也无法比,过于清秀,苏轼的楷书虽然有点唐人的特点,但他个性太强。赵孟頫的楷书有唐人的雍容气象,很了不起。

收藏周刊:瘦金体能纳入楷书范畴吗?

吴慧平:法籍华人熊秉明先生把瘦金体与赵孟頫的书法并为一个系统,就是唯美派,可以说,瘦金体确实自成一格,也让人眼前一亮,但它的个性太强,要成为书法大家,风格不能过于独特,独特就容易偏。再比如清代郑板桥的书法,也很有个性,但他也称不上书法大家。个性太强的书法,后人很难学,学了就容易像,容易被困住而难跳出来。之所以把上述的几位称为楷书四大家,是因为他们的书法可以给后学很多可发挥的空间。

傅山楷书写得好但篆隶一般

邓石如篆隶一流但草书一般

收藏周刊:您刚刚说,现在很少人愿意写楷书,原因是不是在楷书中突破的可能性已经极小?

吴慧平:跟突破的空间大小无关,跟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关。但这个也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已经越发稀少了。但我仍然提倡要多写楷书,楷书跟行草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唐孙过庭在《书谱》里就把楷书和草书进行了比较,他认为草书和楷书是互为形质和性情的。楷书强调结构,草书则通过使转的点画来表达性情。唐代张旭以草书著称,但他的楷书同样一流。所以,我们也会发现一个规律,隶书篆书见长的人,一般草书都写得不好。草书被认为是中国最玄妙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里最高级的。

苏、黄、米、蔡中,只有黄庭坚的草书是写得好的,米芾是很少写草书的,他认为草书太难,我们认为是他自己的行书笔法跟草书不很相容,他的行书结构崎侧,用笔顿挫非常强烈,这跟草书的连绵使转有冲突。再比如明代的王铎、傅山,草书、行书、楷书都写得很好,但篆隶则一般,清代邓石如篆隶一流,但草书也一般。

古人写字引导我们

如何做人做事讲究礼仪

收藏周刊:如果按照篆、隶、楷、行、草来划分书体,似乎在唐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新的字体了。

吴慧平:邱振中曾经围绕这个问题,从笔法系统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笔法包含前后左右的平动、摆动和上下的提按,这三种笔法就是书法中所有笔法的合集。其中,前后左右的平动,篆书已经达到顶峰了,秦代李斯的篆书无人能超越;隶书、行书、草书的摆动使转则在魏晋时期已经完成;提按的笔法则到颜真卿便已达到高峰,因此,几个方向都已经达到极致之后,便再也没有新增字体的空间了。

收藏周刊: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楷书的重要性?

吴慧平:现在很多人对书法的理解都比较片面,要么当做视觉艺术,要么当做一门技艺来练,但其实书法自古以来都是跟人的修养,人的道德互相联系的,尤其楷书。古代的写字,对坐姿也有严格的规范,一定程度上,练习书法也是端正坐姿、提升素养的途径。古人写字所引导的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讲究礼仪,而不是仅仅把字写好。为什么现在突然要重视美育?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美术中只有术,没有育,只是强调技法,没有考虑“通过对美的认知来育人”。古代的书法,不但完成了术的要求,还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