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民警请缨支援高风险区 “这个时候,我必须上!”
日期:[2021-06-07]  版次:[A05]   版名:[同心守护家园]   字体:【
■53岁的周惠又一次奔赴一线,图为医务人员帮她穿好防护服。

■广州市禁毒指导处刘栋和同事穿上防护服,准备战斗。

6月2日,广州市禁毒指导处派出5名民警成立支援小组前往荔湾高风险地区开展为期至少14天的支援行动。

由民警与志愿者、医护工作者组成“三人小组”,进小区开展走访核查工作,逐家逐户核查核酸检测情况,协助开展核酸检测,耐心解释防疫政策,了解群众需求,消除疫情隐患。即使在防护服下的衣物已全部汗湿,即使已经腰酸背痛,即使脸和耳朵被口罩眼镜勒出了血痕,他们仍坚守在抗疫一线。

53岁女民警:

一战“非典”二战“新冠” 第三次请缨

“这是我第三次参与抗疫。”面对这一次支援,53岁的民警周惠又一次主动请缨,她说,虽然自己年纪较大,但是有多次抗疫的经验,“特殊时期,我们得上。”

唯一一件警服穿了又穿

“自己就是烘干机”

6月2日下午4时,正在广州市禁毒指导处工作的民警周惠接到紧急通知,就立刻向组织发出请战申请:“我要去荔湾高风险地区支援。”据了解,广州市禁毒指导处的31名民警无一不主动请缨。经过筛选,5名民警被组成支援小组。当晚7时30分,5名队员集结后即争分夺秒赶赴疫情防控工作一线。

近几天广州的天气非常闷热,周惠说,许多工作人员在穿上防护服前衣服已经汗湿淋漓,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工作一天下来,更像是“从水里打捞上来”。防护手套密封得很紧,导致供血不畅,加上手一直泡在汗水里,所以每次脱下防护服都会发现手掌变得煞白,还被水泡起了皱。戴了一天N95口罩的同事罗警官,脸上被勒出了印子,耳朵被勒出了血痕。

“出发前,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有时间回家拿衣服,就穿着身上这一件警服。”在这几天的工作中,周惠身上穿的这唯一一件警服每天晚上回来时早已湿透,洗完衣服晾到第二天早上再用,她只能穿着这件未干的警服出门。“先用体温把它烘干,穿上防护服时再出汗,再烘干,我自己就是一个烘干机。”周惠打趣道。

另外,他们也没办法做到规律用餐,“有时候下午3点工作完,我们就3点吃午饭。”4日晚上8时,正在吃饭的周惠接到报警称,有个70多岁的阿婆发烧,她立刻放下手中的饭碗,跟医生一起上门,由医生对发烧人员进行判断和处理,并做核酸取样、登记信息,直到晚上10时许才踏上了回酒店的路。

多次主动请战

“这个时候我必须上”

面对这一次支援疫情高风险地区的行动,周惠表示,虽然自己在广州市禁毒指导处中年纪较大,但是有抗疫经验,且自己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这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和担当。“特殊时期,我们得上”。

在2003年“非典”时期,周惠第一次主动请缨参与抗疫,当时在广州担任特警的她参与了防疫突击队,负责消杀工作,协助生病群众去医院检查。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又主动请缨,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去。当时周惠回到湖北黄石老家,因受疫情影响,次日黄石封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有过抗击“非典”工作经验的周惠想到,社区抗疫的人手肯定不够,在经过隔离期后,她便向所属社区申请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当中,社区考虑到她年龄较大,属于易感人群,拒绝了她。于是周惠找到社区负责的同志向他表明,“我当过兵,在部队医院工作过,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战斗,现在是广州市公安局的民警,这个时候我必须要上。”最终,周惠成为了社区志愿者,走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环境消杀、预防宣传、运送物资、站岗站哨,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固定的工作,哪里需要你,你就去做。”周惠说道。

警察“追星”医务人员:

“他们都没有说很累,我再累,也都能忍”

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指导处预防教育科刘栋除了协助医务人员帮助人们做核酸外,作为民警,他还给大家带去了力量,一句“考试加油”让考生恢复干劲,一句“没事的,会好的”让群众充满希望。他曾多次从电视上感受过医务人员的伟大,这次抗疫,他“追星”成功,更加深切体会到了身边医务人员的伟大,“他们都没有说很累,我再累,也都能忍”。

除了睡觉和吃饭

“三人小组”几乎都在工作

“我们现在走在白鹤洞街这里,街上除了工作人员、警察、医务人员外,没有任何人了。”6月3日,当广州市禁毒指导处工作的民警刘栋第一次走在高风险街道上时,他感觉到了深深的使命感,并用视频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情景。

“您好,做核酸,请准备一下核酸码”“家里有几个人,麻烦您把所有的身份资料都填齐”……刘栋分享着他的抗疫日常,民警与志愿者、医护工作者组成“三人小组”,进小区核查核酸检测情况,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耐心解释防疫政策,了解群众需求,疏导群众因连续多日隔离封控出现的焦虑不安情绪,确保彻底消除疫情隐患。刘栋和其他组员们每天都要对至少400人进行核酸检测,除了睡觉和吃饭,他们几乎都在工作。

群众给他们打气

他们给群众力量

刘栋外表高大,曾经是军人的他更是一身正气,但“超人”警察在面对未知的新冠病毒时,其实也会害怕。“开始时对病毒没有太大的概念,后来听了医务人员专业的解说后,还是会有点怕。”比如,医务人员告诉他不能靠墙,因为这一举动可能导致墙面的环境和防护服相互污染。他没想到病毒的破坏力这么大,于是,他再累也站得笔直,防护口罩和眼镜将他勒得生痛也不会去调整。

病毒破坏力大,但是他们给群众带去的力量更大。刘栋说,在上门核酸检测时,有居民会反映他们有感冒、咳嗽、拉肚子等情况时,“听到会有点害怕”。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会安慰居民说可能只是普通感冒,不用担心,医务人员和警察会一直守护他们。

为了保障考生安全,工作人员每天会优先对即将高考的考生进行核酸检测,“他们状态都挺好,也会对我们表示感谢。”每当这时,刘栋就会在心里默默给高考生们加油打气,希望他们的状态不要受到太大影响,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你们辛苦了”,刘栋说,他每次听到这句话,就会觉得很开心,浑身充满干劲。最令他感动的是孩子们的鼓励声,“孩子们都特别有礼貌,每次他们一看到我们就会先说‘叔叔你们辛苦了!真是感谢你们!’他们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他们守护群众,群众给他们力量。

在朋友圈传播正能量

却独屏蔽了父母

刘栋说,比他更辛苦的是医务人员,警察能轮班,但是医务人员人手较少,他们在忙完白天的工作之后有时还要在凌晨给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医务人员在‘非典’时期和在湖北抗疫的辛苦,当时非常感动。”这次抗疫,他成功“追星”医务人员,当真实的医务人员就出现在自己身边认真投入抗疫工作时,刘栋的感觉更加深切,“医务人员都没有说很累,我再累,也都能忍。”

“这次抗疫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更意味着‘光荣’。”刘栋说他有时会在朋友圈记录自己在高风险地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份正能量也感染了身边的朋友,“好多人看到我朋友圈之后来问我怎么报名志愿者,他们也想过来尽一份力,现在社会正能量非常非常多,我觉得挺好。”但他这几天的朋友圈都屏蔽了父母,他没有告诉远在西安的父母自己支援抗疫的事情,“不想让他们担心,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广州加油”。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罗清峣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