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许鸿飞:西岛女民兵形象 代表的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
日期:[2021-06-27]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西岛女民兵》雕塑入选中国国家博物馆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

■《西岛女民兵》雕塑创作过程

■许鸿飞为西岛女民兵画速写肖像

■《西岛女民兵》雕塑矗立在海南三亚市西岛女子民兵连展览馆门前广场

《西岛女民兵》雕塑入选国博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

“今天是我们最幸福,最开心的一天。”七位“西岛女民兵”说着笑着,因为一件艺术品而再次聚在了一起,她们见到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顿时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近日,海南三亚市西岛女子民兵连展览馆举行“西岛女民兵”雕像揭牌仪式。这件铜像由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于今年历时半年创作而成,取材自闻名全国的“西岛女民兵”故事。

开幕式当天,雕塑的原型人物、“八姐妹炮班”中的七位成员(有一位已逝世)也出席了揭幕仪式,许鸿飞表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件雕塑,能把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事迹记录下来,为后人铸造榜样的视觉形象,希望能唤起更多的人,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能参与海上防御。”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八姐妹炮班”中 几位成员均出席

从广州到三亚的路上,许鸿飞向收藏周刊记者分享了这次活动的来龙去脉,原本考虑因为疫情,并不打算从广州前往海南,但后来对方提到“八姐妹炮班”中的七位成员均将出席活动,听到这一点,许鸿飞当即决定前往。

他介绍,“在建党百年这样的重要节点,反映当年女民兵对海防的贡献,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所以当三亚有关方面邀请创作雕塑,我认为哪怕时间并不是很充裕,但作为艺术家也有义务和责任,对她们曾经的付出进行歌颂。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件雕塑,能把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勇事迹记录下来,为后人树立榜样的视觉意义,希望能唤起更多的人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参与海上防御。同时也希望来到这里旅游的人,能通过雕塑了解西岛当年为国防所作出的贡献,让更多的人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该件作品选择了一比一等大的体量创作,许鸿飞介绍,这样更能体现亲切感,而且更能让观众体验到她们当年青春时期的场景。“这也是我在现实主义方向探索的一件代表作品。我通过大量的资料,尽量还原到她们当时武器装备的情况,所穿衣服的模样。”

西岛女民兵的故事当年可是家喻户晓。20世纪70年代的风靡全国的电影《海霞》,人物原型就是西岛上的女民兵。为了真实还原“八姐妹”的英姿,许鸿飞在今年年初便奔赴海南西岛实地考察,在创作中搜集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力图在作品中还原炮班队员日常训练、护卫海防的场景。

“这个拿着炮弹的就是我”

记者在现场看到,作品的八个人物中,有的在交流、有的在站岗、有的在放哨、有的拿起炮弹……把众多不同情形糅合在一个作品里,丰富而鲜活地表达了当时女民兵们的生活状态。“作品应能记录时代。”许鸿飞总结,他用一个个雕塑设计时的细节展示对时代场景的还原:女民兵们头上戴的竹编斗笠外形特别,是渔民特有的形制;她们身上背的步枪、扎的辫子都经过了大量的考证;边上的女孩手上握着一枚海螺,而当年训练时,女民兵们正是以海螺声为号集结……正是这些西岛的特征,让作品真实可感,经得起推敲。

“这个拿着炮弹的就是我。”当年的二炮手尽管已经年近八旬,但她的行动仍然十分矫健,谈起当年的训练,她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候,保家卫国的激昂情感跃然脸上,谈起不友好的“海上来客”,她痛恨得咬牙切齿,她在现场告诉收藏周刊记者,当时她们时刻准备着,通过她们的语言,可以感受到那一颗拳拳爱国心。

艺术构想与现实交流

互相映照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西岛女民兵》雕塑许鸿飞创作了一大一小两个版本,在西岛揭幕的是与真人一比一等大的版本,而小的版本则在北京第二天举办开幕式的“无声诗里颂千秋——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上展出,一南一北,只差一天。许鸿飞决定当晚从三亚到北京,参加这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大展,见证《西岛女民兵》作品的“走南闯北”。

有趣的是,揭幕活动在4点左右便结束,按照当天晚上便赶到北京的计划,许鸿飞这时候即应动身赶往机场,但他选择了等待,等待什么?众人也莫衷一是。原来他知道女民兵们都正在现场另一侧的会堂参加会议,他决定等她们出来后,再进行一次深入交谈,果然,会议结束,女民兵们在旁人的搀扶下蹒跚地走出来,许鸿飞欣喜地走上前与她们交流,并一一递上画册,并主动邀请她们做模特,逐一画速写送给她们留念。但还有两位尚未画时,距离最后一班渡轮(当时所知)只剩下十来分钟,如果再不马上动身,便即将错过,工作人员提醒许鸿飞,但他这时候异常投入,并回应“哪怕重新包一艘渡轮,也要给这些老人画完速写。”

画完最后一幅,他欣喜地上了接驳车,众人狂奔码头,赶上最后一班渡轮。

事后许鸿飞回忆说,创作《西岛女民兵》雕塑之前,自己并未完整地见到过人物原型,仅仅是通过所获资料,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也不停设想女民兵们的现实性格到底如何,如果回到历史现场与她们对话,她们的爱国情怀又是怎样的。所以,当见到她们一众从会议室过来,顿生现场速写的想法,“这也是一场特殊的对话,这给我在探索现实主义雕塑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且也是一次艺术构想与现实交流互相映照的过程。”

于洋: 西岛女民兵表达传神 非常有新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表示,广东是美术大省,在多次的主题性展览里,广东籍的艺术名家都贡献了很多重要的作品。这一次“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主题展”同样如此。“许鸿飞作为广东美术界的一位代表人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里,用雕塑手法来展现红色经典叙事,非常难得,可以说,在当下这个节点上,表现革命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主题,成为美术家们重要的社会使命。他的《西岛女民兵》故事感人,雕塑手法写实,把女民兵表达得非常传神。雕塑运用了青铜的样式,以群雕的组合形式来表现叙事性的空间,非常有新意,非常有意义。”

在于洋看来,主题性创作实际上是既能够承载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又能够展现出艺术家个人的想象力和艺术风貌,许鸿飞的这件雕塑正是如此。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