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三水神秘农场为农业调试“智慧大脑”
日期:[2021-09-24]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产业综合示范基地。

■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海外农业副总经理高后亮

占地一万亩,预计总投入5亿元,目前已进入无人化实验农场部分……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最北边紧邻清远和肇庆的三角地带,有座神秘农场正在为未来农业调试“智慧的大脑”,这就是2021年4月启动,占地面积约一万亩,预计总投入5亿元人民币,规划为无人化实验农场、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区、智慧渔业区和农耕文化旅游游览区的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产业综合示范基地(下称“基地”),“目前看到的是已进入实操阶段的无人化实验农场部分。”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海外农业副总经理高后亮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

现代农业和未来农业,是对资金、人才、科技等要求都更高的长周期产业,智能化、科技化、机械化,更是未来农业变革的重心,以科技手段降低劳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实质问题,正是“智慧农业”所要寻求的突破口。正因如此,碧桂园集团在2018年6月宣布进军现代农业,成立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开始全面布局农业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现代农业系统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商,目前已形成现代种业、智能农机平台、装备制造、海外大农业四大核心业务板块,三水的这一处基地,即是农业全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斌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技术、模式、经济性三大验证

●承载

“2020年我们在黑龙江建三江启动了一年一季作物生态区无人化农场实验示范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效,但要验证无人化农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行性,就要在不同纬度地区进行试验。”高后亮介绍说。从2021年1月进驻基地,项目团队主要完成了土地清表和整理,项目区水渠道路的修复改造,直播(直接播种)早稻耕种管收及晚稻和旱田作物的耕种以及田间管理工作,已开出来并投入使用的土地面积超过2400亩,其中三分之二是水田,三分之一为旱田,同时完成了无人旋耕、无人搅浆、无人播种、无人防控和无人收割等一系列无人化生产实验。

以水稻无人化“直播”种植技术为例,省略了传统水稻种植中的“育秧-移栽-插秧”环节,大量节省人力、物力与资金投入,一旦直播水稻技术在适宜区域内普遍推广,每年产生的社会效益粗估即可达上百亿元人民币。

针对农机无人化技术验证,高后亮表示:“不是简单地让人离开机器,‘去人工化’,是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农业,用‘农业机器人’(无人化农机装备)进行生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方面为‘未来谁来种地’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另一方面也为农民实现更多渠道增收提供了可能,让农民既不损失务农收益,又不为农业劳作所累,同时还能分身去做其它能增加收入的事情。”

前端科技进入 智慧农业或将成核心竞争力

●承担

项目团队除黑龙江建三江无人化实验农场的全套原班人马“照搬”过来之余也相应补充了“新血”,“包括社会招聘和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团队人数现在有50人。”高后亮介绍说,所有新人到基地统一从生产一线做起,两到三周后,农业专业的继续留在生产一线,非农业专业的会被分流到管理一线,半年内再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重新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分配后定岗定职,尽可能让新人尝试不同工作岗位以此来双向判断更适合的位置。

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山东姑娘陶新婷挺喜欢“基地生活”,除了“交通出行稍微麻烦点儿”,她觉得自己很幸运选择了到基地来“开荒”,“我们团队氛围很好,很自在舒服,能遇到和认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能汲取新知识”。

“这两个月,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的农业,”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的颜璟鸿7月13日到基地入职报到,“农业是讲实操的学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高后亮及项目团队成员看来,未来将是现代科技不断涌向农业并取得广泛深入应用的时代,农业会长期处于“朝阳”状态,发展潜力无上限,智慧农业或将成为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智慧程度越高,越能在未来处于优势和领先地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