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忆恩师何绍甲教授二三事
日期:[2021-11-07]  版次:[A14]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黎向群(著名书法评论家)

上世纪80年代中,我就读华南师大,有缘接触到何绍甲、吴三立、傅宗堃、麦兆暄、张桂光几位老师,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依然是著名教育家何绍甲老师。曾任华师教育系心理学教授,早年与陈大年、黄文宽、莫铁诸君创办天南金石社,共研金石印学,是广东老一辈的著名诗人、心理学家、音乐家和书法篆刻家。

我认识何老师的时候,他已退休赋闲在家做学问研究,坚持每天上午读书、下午写字的习惯,还兼任学校学生书法协会的指导老师。学生会组织的各类书法学习班、书法讲座,均请何老师主讲,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欣然接受,扶掖后学,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平日,有兴趣的学生主动拿上临作,叩门求教,何老师都热情接待,从不拒之门外,无论是诗文、书印都循循善诱,或旁征博引,或对照碑帖,或亲自挥毫示范笔法。

不过他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一要资质好,二要人品好,三要勤奋,四要持之以恒。他强调“读书写字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书法,一定要临习古碑帖,反对学时贤的书法。”这些话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书学观,同时成为了我毕生的追求。

我自幼喜欢读书写字,从小学伊始,习字临帖,每日字课,从不间断。大学期间,我和文管班的一位同学拿临作一起到府上请教,这位同学平日练习隶书,他拿了临王遐举先生的隶书习作请何老师指点,何老师毫不客气地说:“时人的隶书不可学,一定要临汉碑摩崖,否则会误入歧途。”我却拿出临习《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和《郑文公碑》给何老师看,他肯定我临张猛龙和张黑女的路子正确,但建议现阶段不宜学郑文公,应放在后一个阶段来学,并且要有篆隶的基础方可学。

毕业之后,有一次我到府上拜访何老师,并请教碑刻书法诸问题,他拿出抗战购得并珍藏几十年的郑道昭《云峰山诗刊》的原拓本供我观摩,建议我用铅笔双钩数字,让我感受的原大摩崖的空间间架及笔法,还向我传授刻印的刀法和制作印泥的方法。这些珍贵的求学岁月,令我终生难忘。

何老师耿直、谦和的品格与渊博的学识,深得华师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敬仰。曾得到何老师沾灌的学子,如今大多活跃在广东书坛,有些已成为书坛的中坚力量和著名书法理论家。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