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红旗铸魂 锻造爱港亲民的香江卫士
日期:[2022-06-20]  版次:[A02]   版名:[重点]   字体:【
■人车协同训练。陈杰/摄


■驻香港部队某旅装步一连举行升国旗仪式。易定/摄

驻香港部队某旅装步一连:

香港中环,海风轻拂,两岸的高楼鳞次栉比。

“升国旗,唱国歌!”2022年1月30日清晨,中区军用码头上,随着雄壮嘹亮的口令,掌旗员甩动有力的臂膀将五星红旗在空中展开,护旗方队齐刷刷地举枪向国旗敬礼。执行此次升旗任务的仪仗官兵,来自驻香港部队某旅装步一连,一支底蕴深厚而又青春朝气的连队。

95年前,该连在秋收起义中诞生,是我军“支部建在连上”最早的连队之一。1939年一举击毙日寇阿部规秀,被授予“黄土岭功臣炮连”称号。25年前,该连在滂沱大雨中奔赴香港,奉命履行防务职责。25载风雨兼程,连队先后18次被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四铁’先进单位”,11次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连队党支部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连队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5周年之际,这个平均年龄才23周岁的战斗集体,讲述他们的青春故事。

■新快报记者杨喜茵 通讯员张毅 沈广 武光耀

红色基因熔铸青春忠诚底色

“在支援‘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战斗中,赵章成真了不起,仅有的3发炮弹全部扎向敌人的机枪工事……”在连队荣誉室,上等兵讲解员赵淑丽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连史。

谁能想到,对连史如数家珍的赵淑丽,一年多前是一个只对娱乐明星感兴趣的“追星人”。赵淑丽思想的转变,源于2021年2月8日。那天凌晨两点多,她从港外新兵训练基地踏进连队,第一站就是荣誉室。“‘黄土岭功臣炮连’第94代传人!”“到!”“一声‘到’,就是一生到!那一刻,我突然感到自己有了身份。”回忆起那一幕,赵淑丽红了眼眶。

聆听着连队指导员刘君的讲解,看着墙上一位位英模先辈、优秀典型的照片,赵淑丽的内心像触了电一般:“这才是我该追的‘星’!”从那以后,赵淑丽手机里的明星海报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书柜上一本本党史军史书籍、荣誉历史学习笔记。她还主动查阅资料,完善连史册,当起连史解说员。昔日的“追星人”,成长为红色基因的“播火者”。

“青年官兵的价值观还不成熟,只有以理想为帆、信念作舵,青春的航程才不会迷失方向。”该连指导员刘君认为,在“一国两制”环境下驻军,官兵面对多元价值观念冲击,面对各种复杂情况考验,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压舱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用红色基因培塑官兵。

1997年连队进驻伊始,面对营区外“灯红酒绿”的环境,一堂“在特殊环境中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的教育课随即火热展开。这堂课,一上就是25年,主题始终不变:永远听党话、铁心跟党走。

传承坚强堡垒、先锋先行

两年前,刚当上指导员的刘君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还算满意。然而,连队党员评议会上,连队党员们给他提出的37条意见建议让他认清了自己的差距。之后,他将这37条意见建议列为清单,花费数月时间整改“销账”,最终赢得了全连官兵的认可,还被机关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我们是红军连队,是‘支部建在连上’最早的连队之一,如果不能较真碰硬,就无法把党支部锻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也无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刘君告诉记者。

2017年,该连在装甲仪仗融合改革之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突然间,连队仪仗专业官兵要开始训练装甲专业课目,装甲专业官兵要训练仪仗专业,每个人面对的训练量陡然翻倍。关键时刻,该连召开支委会,成立党员骨干“第一班”,带头冲锋在装甲和仪仗专业的训练第一线。在众多党员骨干的带动示范下,全连官兵最终圆满完成仪仗任务和装备试点任务,高标准实现装甲仪仗融合转型。

在党支部带领下,2018年驻军“挂金牌、当标兵”活动,该连队党员夺得5块金牌位列全旅第一。2020年,连队获评“三手”“四会”的人员全部都是党员。连队以钢铁战斗堡垒带动单位全面建设,书写了新时代“支部建在连上”的新篇章。

精武强能融刻进连队血脉

劈枪的瞬间,下士尤乔冉自然切换到正步走,军靴砸在训练场的水泥地上铿锵作响……这个脸庞稚嫩的仪仗兵是旅里的“狙击枪王”。2021年3月,驻军某旅组织“狙击枪王争霸赛”,尤乔冉请缨参赛。经层层选拔,她作为参赛队唯一的义务兵取得了“入场券”。集训中,为练强狙击专注力,她利用休息时间苦练目标瞄准;上肢力量偏弱,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健身房加练;射击稳定性不够,就反复练习多种姿势据枪,尽管胳膊肘破了皮,起了厚茧,她也依然咬牙坚持。最终,尤乔冉以优异成绩摘得“狙击枪王”桂冠。

尤乔冉的精武故事,是装步一连众多精兵强将的经历缩影。走进装步一连荣誉室,记者发现,近5年来,连队38人被评为驻军和旅队军事训练尖子,32人在“挂金牌、当标兵”和创破纪录比武等活动中获得荣誉。

培养出这么多精武标兵,这支荣誉连队究竟有何独特胜战密码?“精武强能、敢打必胜的基因,早都融刻进连队的血脉中。”尤乔冉表示。

擦亮爱港亲民、威武文明的青春名片

进驻香港25年来,威武文明已经成为每名官兵的“代名词”。良好形象的背后,是连队官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付出。“仪仗训练很辛苦,但不管多么苦多么累,大家都选择了坚持。”女子仪仗排分队长王金玉说,“站在这里,我们就代表解放军。”

威武文明的形象展示不仅来自于仪仗队的完美呈现,也来自于防务能力的自信宣示。近年来,随着调整改革,装步一连成为一支同时担负装甲和仪仗任务、男兵女兵混编的新型力量。

“我们靠威武形象震撼人心、文明形象感召人心、真情付出打动人心。”连长范景森介绍,连队官兵积极投身慰老爱幼、无偿献血、义务植树等活动,装步一连与香港市民的交流互动更是充满温情。

进驻香港以来,装步一连发挥青年官兵作用,先后完成各类交流联谊活动200多次。其举办的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和大学生军事生活体验营,每年踊跃申请参加的香港学子成千上万。“随着一批又一批满怀纯真和期待的香港青少年踏进军营体验‘淬火’,国家认同感归属感也在他们心中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