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8万境外采购商到会,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
新快报讯 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下展于5月5日在广州圆满落幕,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创新高,现场意向出口成交同比增长3%,呈“丁财两旺”之势。广交会新闻中心主任、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周善青表示:“本届广交会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陆妍思 涂波 王彤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郭思杰
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 火爆“出圈”
据统计,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38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广交会同比增长17.3%。新老采购商踊跃参会,到会人数分别达171750人、117188人,分别增长14.6%、21.4%。
新兴市场仍是广交会最大客源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187450人,增长17.4%,占比达64.9%。金砖国家采购商72417人,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64808人,增长6.9%。欧美采购商51862人,增长3.4%。共有140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增长17.6%。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
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其中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大量涌现,绿色低碳、智能化产品广受关注,成为撬动订单和开拓市场的有力支点。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新产品102万件、绿色低碳产品88万件、智能产品32万件。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火爆“出圈”,46家国内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展出60个细分领域的500多种机器人,企业日均接待客户超300人次。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展示厅集中展示147件获奖产品,吸引超4万人次到访。
本届广交会共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加进口展,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占比67%。俄罗斯、泰国、土耳其等展团企业表示收获颇丰,已与多家境内采购商达成意向合作,产品有望快速进入中国市场。
启动“外贸优品中华行”搭建内销平台
本届广交会结合当前国际贸易热点和企业需求,累计举办1206场贸促活动,帮助企业知风向、拓市场。
其中举办438场新品发布活动,打造首发经济新场景,线下发布活动共吸引超6000名采购商参与,线上发布活动累计超150万人次观看。举办734场“贸易之桥”贸促系列活动,境内外工商机构、采购商、供应商等超4000人参与。举办15场“好宝、好妮探广交”活动,在线观看人次超550万。联合高端智库、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聚焦国际贸易前沿热点问题,举办19场行业论坛活动,吸引约2600名观众参与。
本届广交会期间,还举办了“外贸优品中华行”广东广州站启动仪式,为外贸企业搭建拓内销平台。
本届广交会线上线下受理知识产权投诉案件涉及被投诉企业共356家,最终认定169家企业构成涉嫌侵权;受理、调解贸易纠纷25宗,达成和解19宗。
本届广交会线上参会境外采购商527185人,来自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参展企业店铺累计访问量437.37万次。
累计办证75.1万张,供餐132万人次
本届广交会加力优化服务举措。贸易配套服务点引进153家企业,提供金融保险、物流仓储、检测认证等全链条贸易服务。
本届广交会办证服务再提升,累计办证75.1万张,其中约60%的境外采购商办证实现自助打证;进馆客流量254.4万人次,进馆车辆4.5万辆次。供餐132万人次,在优化餐饮点布局的同时,提供全馆配送服务,满足展客商多样化餐饮需求。
广交会音乐美食节首次推出“食在广州嘉年华”系列活动,打造集广东美食、音乐和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中外客商在做生意之余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乡村振兴等展区(专区)全免展位费外,本届广交会还对出口展参展企业按50%减免展位费,得到广大企业和社会各界好评。
记者了解到,本届广交会闭幕后,广交会线上平台继续全年常态化运行。第138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其中出口展展位申请工作已于5月1日启动,广大企业可通过官方渠道申请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