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兴宁市黄槐镇因矿产资源富甲一方,后因矿产开发整治,一夕之间失去经济支柱。2021年7月,广东省全面启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如何振兴这个曾经富裕的小镇,成为摆在广州市天河区驻梅州兴宁市黄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面前的一张考卷。
近两年时间里,驻黄槐镇工作队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开展撂荒地认种活动推进复耕复种,推动丝苗米、油茶、兴宁鸽、光伏等产业发展;助力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精品小村;充分发挥组团单位帮扶力量,开展党建共建活动等,为推动黄槐镇乡村振兴贡献“天河力量”。
天河区驻兴宁市帮扶工作组组长,驻黄槐镇工作队队长邹勇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黄槐镇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提升镇圩风貌 打好发展基础
广州市天河区驻梅州兴宁市黄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由广州高新区天河科技园管委会牵头,与天河区民政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石牌街道办事处等5个帮扶单位组成。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黄槐镇的工作要从何处着手?“乡村振兴,产业为王,但发展产业要先打好基础,考虑到黄槐实际,我们决定从镇圩改造入手,镇党委政府也表示赞同。”驻黄槐镇工作队队长邹勇说。
如今,在黄槐镇与黄陂镇交界的桥边,一座六米左右的巨石镇标十分醒目。新快报记者实地采访看到,黄陂河边,高耸的镇标被一圈鲜花簇拥着,被打造成了一个小景点。
为强化黄槐镇辨识度,工作队还在主干道两侧种下400多棵黄槐树,同时推动道路改造、主干道绿化、河堤改造、休闲绿道建设、休闲广场建设等一批项目,既提升了黄槐镇镇圩面貌,也让群众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
既要整体打造,又要突出亮点。为此,工作队结合村庄实际,谋划打造精品小村。新快报记者一行走进西埔一村,阵阵桂花香气扑鼻而来,村内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稻田人家,宁静又充满生机。“这个村的生态和环境都很好,我们计划把这里打造成比较精致的小村庄,作为秀美黄槐的一个亮点。”邹勇边走边说,近期就将投入8万元完善一条村道,在村内形成一条环道。
看着镇村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越来越配合。“之前村民不愿意让出自己的地修路,导致这条路没修好,现在愿意了。”西埔一村书记温伟华笑着说。
工作队表示,将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基础上,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提升改善村民的生活生产环境,建设具有兴宁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聚焦产业振兴 注入发展动能
全力推进光伏产业,促进村集体增收;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推动镇村产业,助力镇域经济……进驻以来,工作队紧扣产业振兴这根弦,协助原有产业继续发展,引进企业开拓新产业,持续为黄槐镇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
刘秋兰的360亩种植示范基地是禾村村的“一村一品”,“这里水质很好,水量充足,种出来的丝苗米大小匀称,香糯可口,亩产也高,超过1000斤。”正在田里忙活的刘秋兰对新快报记者说,加工厂就在基地边,优质丝苗米不愁销路,最贵的十多元一斤。“去年工作队推动土地流转,帮助基地扩大种植规模40亩。”挂点禾村村的工作队队员简金贵说。
何宇文的兴宁鸽养殖基地位于槐东村,20亩的基地目前有种鸽2万对,年销售乳鸽40万只,年产值800多万元。“疫情放开后,生意复苏很快,目前市场供不应求,我们想着扩大规模,但资金有些困难。”他对前来调研的工作队说。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天河支行的金融助理胡诚告诉他,农行推出了活体抵押贷款,可以用种鸽作抵押,“过两天我专门来对接,争取尽快搞掂。”邹勇表示,兴宁鸽是兴宁的品牌,前几年受疫情影响价格不高,今年价格上涨,工作队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推动兴宁鸽“再放光彩”。
除了帮扶现有产业,工作队还多方联系引进企业发展新产业,广东誉优农业有限公司(下称“誉优农业”)就是其中一家,目前公司在下宝龙村建起高山红薯种植基地200余亩,在全镇总共复耕复种600多亩,并带动十多户村民种植。誉优农业董事长温妙芬指着下宝龙村委的方向说,将把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改造成办公地和产品展示中心。“去年过节时我们慰问了村里老人,老人们听说我们在找办公地,主动提出让出活动中心的一部分,我们很感动。”她表示,将力所能及地做更多事,为黄槐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创新帮扶模式 壮大帮扶力量
新快报记者采访当天,路过禾村村一片田地时,农田上空正在作业的大型无人机引得众人停足注目。“这是天河机关事务局动员保利集团、广垦集团等四家企业认种的30亩地,这是负责管理的经营主体在喷洒土壤改良液,做春耕前的准备工作。”工作队队员简金贵介绍说。
撂荒地认种活动是工作队结合黄槐镇实际推出的创新举措。从黄槐镇有条件的行政村选出一块连片面积10亩~30亩的土地,号召天河区各帮扶单位、企业认种,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与村经济联合社签订认种协议。村经济联合社全程负责种植、运营,收成后80%归认种方,20%归村集体,其中大部分将以认种方的名义捐助给黄槐镇困难群众。
在后方组团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种措施得到积极响应,“很快就完成了认种,现在还有单位来询问。”邹勇说,其实对于认种,工作队有更深层的考虑,“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块地让企业来到黄槐,了解黄槐,为黄槐发展献计献策,链接更多资源。”
工作队介绍,为更充分地发挥组团帮扶优势,壮大社会帮扶力量,正在推进“1+N+1”党建共建活动,由驻镇帮扶单位机关党支部联合管辖和服务的企业党支部,与黄槐镇12个行政村党支部开展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爱心公益等全方位共建活动,搭建平台汇聚合力,共同推动黄槐镇乡村振兴。
邹勇介绍,接下来,工作队将积极协助黄槐镇党委政府,统筹各类帮扶资源,按照“东油茶、中休闲、西生态”的整体思路,助力黄槐镇打造好“人文宝地·油茶飘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把黄槐打造成村村美、产业兴、生态优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能源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