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驻清远连山福堂镇工作队发挥组团单位优势,将“跳绳”作为推动文化振兴的抓手
包揽九成金牌,超六成奖牌!在清远市教育局举办的清远市首届跳绳比赛中,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派出的两支参赛队伍包揽小学组22个比赛项目中的20块金牌,分别包揽团体冠、亚军,震惊清远跳绳界。其中,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学校——福堂中心小学拿下8块金牌、2块银牌、5块铜牌,成为最大黑马,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而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广州市花都区驻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积极发挥组团单位优势,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花都名片“跳绳”引入福堂镇,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照亮福堂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福堂镇副镇长覃信庆说:“花都区真正做到了‘福堂所需,花都所能’。”“我们将配合好当地,将‘跳绳’打造成连山文化‘新地标’, 推动福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驻福堂镇工作队队长郑艳龙说。
引入七星小学来结对 打造“造血式”教育帮扶
乡村振兴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文化振兴就是软实力的关键。“乡村文化振兴要靠什么?还是要靠教育,要从小孩子抓起。”福堂镇副镇长覃信庆说,通过与驻福堂镇工作队的深入交流,双方决定将花都区名片“跳绳”引入福堂,将“跳绳”作为推动文化振兴的抓手。“我们通过帮扶单位花都区教育局,引入‘世界跳绳梦之队’七星小学的优质资源,打造以‘软件’帮扶为主体的‘造血式’结对帮扶模式。”福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练柏娟说。
福堂中心小学体育基础较好,而且有跳绳基础,工作队与镇委镇政府、学校调研后,将福堂中心小学作为跳绳推广的示范学校,并促成学校与七星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覃信庆告诉新快报记者,他第一次带队到七星小学交流时,七星小学的发展历程让老师们深受感动,而且很有共鸣,“七星小学原来也是一所默默无闻的学校,通过跳绳成为花都名片,这也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
随后,福堂镇政府、工作队、结对帮扶学校相关领导及教研组积极沟通,经过多次联席会议研讨,制定《乡村振兴教育对口帮扶协议》和《福堂中心小学花样跳绳运动三年发展行动规划》。该规划对学校跳绳运动开展的目标、近中远期规划、具体实施内容、组织管理要求、经费保障及预算、评价奖励机制做了详细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为以跳绳为“抓手”推动文化振兴画下了蓝图。
一年多来,按照协议内容,七星小学在教学经验、培养技术、训练模式、管理人才等方面对福堂中心小学进行指导和帮扶,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已在福堂培养了10名体育老师,包括4名骨干老师。“福堂镇党委政府正在积极开展‘归雁计划’,引导连山籍大学生回乡发展,在跳绳队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与工作队积极商量,重点培养本地老师,打造带不走的帮扶队伍,助力人才振兴。”练柏娟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广跳绳运动,覃信庆与来自花都市教育局的工作队队员兼驻太平村第一书记李海丹每月月底前往学校与校领导、教研科组召开座谈会,对问题和难点逐一解决。工作队也积极发动社会力量为困难学生和家庭排忧解难。
“跳绳”激发进取心 观念转变助振兴
好成绩固然令人高兴,但一年多来,学生的成长和家长观念的变化更加令人欣喜,而这正是以文铸魂、以文化人的体现。
福堂中心小学校长黄绍杰已是临近退休的年纪,为了在全校推广跳绳运动,他带头住在学校。在他看来,跳绳不只是一项体育运动,而且是一个抓手,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抗挫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树立学校特色,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发展。
参赛学生在赛场的表现直接展现了进取心和体育精神。福堂中心小学体育老师郭立叠是跳绳队的教练之一,她告诉新快报记者,小队员莫芮蕾是第一个上场的选手,因为紧张,她在单摇比赛中发挥失常,但之后经过她的鼓励和自我迅速调节,在下午的30秒双摇比赛中拿下了第一名。队员韦元燊前一晚高烧到39℃,但仍然要求参加比赛,在30秒双摇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跳绳的全面普及不仅让学生增强了体质,性格更开朗,还提高了学习成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求孩子全面发展,体育要好,文化课也要好。学校对进训练队的学生成绩有要求,成绩没达到进不了,下降了要退出。”黄绍杰说,孩子们自己都会开玩笑,“你才考60分,以后当了冠军别人问你,你都不好意思说。”
一些家长对孩子参与跳绳运动的态度也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折。“有个孩子刚参加跳绳队时成绩有些下滑,家长要求孩子退出,孩子哭闹不愿意,我们引导孩子做好平衡,孩子成绩很快就进步了,现在这个家长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郭立叠说。
打造“跳绳”特色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从两名老师到七星小学跟岗学习,到通过视频带动更多体育老师加入;从在体育课堂加入跳绳教学,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跳绳”进课堂、进大课间、进训练队、进校级比赛;从学生上课跳,到主动早到学校练习……一年多来,在各方齐心协力下,福堂中心小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一步步打造“跳绳”特色,并在这次清远市首届跳绳比赛中,一举夺得“8金2银5铜”、团体亚军的优异成绩,以“黑马之姿”正式亮出“跳绳”特色。
“起初我定下的目标是,清远跳绳看连山,连山跳绳看福堂,现在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李海丹高兴地说。作为驻太平村第一书记,她告诉新快报记者,下一步计划联合七星小学在太平村打造“跳绳冠军训练基地”,用好福堂的好山好水和23℃的夏天,为花都跳绳队训练营造良好的环境,打造福堂新地标。同时,结合壮锦瑶绣传承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愈将故居、莫朝玉将军祠等历史文化景点,以及福堂特色非遗美食白切鸭等文旅资源,对接花都教育资源,打造研学教育基地和特色研学线路,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
“在资金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我们先重点把一个亮点做大做强,再辐射带动其他方面。”覃信庆表示,接下来镇政府将大力支持福堂中心小学开展跳绳运动,争取建设一个专业跳绳场馆,推动更多体育老师转变思想观念,集中资源,将福堂的“跳绳”特色做大做强,以此为抓手,推动福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郑艳龙表示,这次福堂和连山取得的好成绩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帮扶力度,推动帮扶成绩再上新台阶;配合福堂镇党委政府和教育机构,挖掘当地优势资源,以点带面,逐步推动福堂镇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组团帮扶优势,链接更多社会力量,助力福堂镇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