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海霞:
广东省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吴海霞,于2022年6月派驻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医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在“组团式”帮扶期间,她推进了“借力优化一批管理制度,借势建强一批特色专科,借机引进一批实用技术,借智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的“四个一批”建设。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水城区人民医院不仅业务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而且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事无巨细 全方位推动医院建设
自担任院长后,吴海霞全面负责行政方面的工作,主抓医疗业务发展,直接分管医院感染控制、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疫情防控)处置、审计等工作。组团帮扶小分队完成调研后,吴海霞首先对标中山,推动水城区人民医院实现“无烟化”。
她提到,当时,“二甲”医院的水城区人民医院在“硬件”上比中山一些医院要强,但在环境、服务等“软件”上需要提升。全面禁烟,整理闲置房间,规划新病房,停车场优先让病患使用,大力整治会议会场纪律……从内到外,事无巨细,吴海霞都亲力亲为、积极推动。
“重要的是用好‘制度管人’。”她对新快报记者说,要推动改革出实效,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吴海霞和组团帮扶团队先后推动出台、优化了数百条制度,从节假日科主任门诊、二线值班、三线用药、四级会诊等10余项重要制度,到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工作流程、奖惩条例、考核细则等,细化到了每个工作岗位和工作流程。吴海霞还将德育要求、绩效分配、医疗质量等进一步优化,体现在制度体系中。
“现在,医院员工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服务意识和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吴海霞说,随着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医患投诉处理有了具体的负责部门、清晰的处置流程、明确的处理结果,群众就医满意度明显提升。
步伐坚定 分步推进医疗帮扶
吴海霞办事素来雷厉风行,推动各项改革可谓“大刀阔斧”。她提到,2022年中山“组团式”医疗帮扶团队来到水城区时,吴海霞克服了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了解、工作方式方法不协调等困难,一心一意扑在医院发展建设上。她想的是,要充分借鉴中山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尽快助力水城区人民医院实现新跨越。
吴海霞和医疗帮扶团队还深入推动医院专科能力提升。结合实际,利用帮扶资源,新增了消化内科、精神科、神经外科、心内科、药学门诊等科室,推动成立了健康管理中心、放射介入中心,填补水城区公立医院无精神科的空白。
在中山、六盘水两市帮扶专家的指导支持下,吴海霞推动全院资源有效整合,有序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五个中心”建设的工作。
吴海霞说,随着医疗帮扶团队跟当地同事们持续深入沟通,医院员工更加理解了医疗帮扶团队的做法。“我和我们医院书记成了闺蜜一样的好搭档。”她笑着说,这一年多来她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在不断的碰撞和学习中变得更有耐心了。“真的得感谢东西部协作这个政策,否则我没有机会来到贵州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也没有机会交到这么多朋友。”
吴海霞
中山市派驻水城区“组团式”医疗帮扶队队长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东西部协作不是某个地区的单向输出,而是两地双向共赢的合作关系。”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