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大学生成主力
在越秀区珠光街万福路198号骑楼,有一面约160平方米的涂鸦墙,墙上绘有蓝色海洋、大鲸鱼和地球等。海洋底下是极具岭南风情的骑楼连廊,有西关小姐、东山少爷、黄包车、鸡公榄等广府文化元素。
这面涂鸦墙是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的60多个大学生为活化旧城文化所做,名为“珠江之光 粤海扬帆”。墙画有效地连接了地区的过去和现在,架起了历史街区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
“哇,这只金毛犬画得好逼真啊。”经过的街坊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并议论着这幅巨大的壁画。老年人在画前回忆当年,年轻的妈妈告诉小女孩,以前爱美的人靠“掹面毛”美容,掹完脸蛋就会变得滑溜溜的。
2024年1月初,由越秀区农林街道和广东工业大学联合绘制的“羊城四季”与街坊亮相。位于越秀区农林下路34号的东兴汽修厂有近100米的沿街商铺,暂停出租后都是拉下来的灰色卷闸门,居民走在这里不免感到有些冷清。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艺术共建方式美化街区,绘制了“羊城四季”主题长卷,形成了别有风味的彩绘墙。彩绘以“我想把羊城四季寄给你”为题,设置主题字、“羊城邮局”插画引入、羊城春夏秋冬四季邮票三大板块,彩绘中既有木棉花、广州塔、镇海楼、中山纪念堂、骑楼等广州优美风景,也有凉茶、早茶、春节花市、舞狮等特色文化活动,将越秀特色栩栩如生地在农林下路展示出来。
记住乡愁,用画扮靓乡村
“我们想为振兴乡村出力,以艺术进乡村,让一幅幅墙画成为乡村的风景线。“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冯敏霞,不久前和七八位画家一起来到从化区鳌头镇新兔村画墙画,他们在一幅50米长的围墙上画了新兔村的春夏秋冬。“希望我们画的这幅《好日子》能表现新农村的生态美、人文美。荔枝、大榕树、流溪河、鳌头农墟等从化山水、风物,都跃然墙上。”冯敏霞表示,后续会画上更多从化的画面,以文塑农,以艺助旅,让新兔村成为墙画特色村。
作品令村民们纷纷驻足观赏,赞叹不已,对艺术家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幅画绘出我们的好日子,让大家看到我们村这么美,太感谢你们啦!”
另一位新兔村墙画的参与者是广州市民建艺术院副院长李冰山,他曾率队前来绘画。“这种接力式的乡村墙画形式很好,艺术进乡村,大家共同参与。”他认为,乡村建设要美化,墙画是一种可视性强、收效快的艺术形式,值得推广。但在内容上要紧扣田园山水,尤其是本乡特色,不宜画成人有我有的内容。在形式上也要多样化,因地制宜,最好能结合本地的花草树木,呈现出立体的场景。
【专家视点】
画家邓运姣:“有美感、故事、情感、思想的墙画最受欢迎”
广州的墙画应该怎样画?应该怎样欣赏?新快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画家邓运姣,她认为,墙绘的效果主要表现为色彩丰富、立体感强、个性突出等,它不仅增强了空间的艺术氛围,同时具备了美化、教育、传播等社会文化功能。技法也多种多样,内容和风格涵盖卡通、写实、抽象等各种类型。“那些有美感、有故事、有情感、有思想的墙画作品,尤其受欢迎。”邓运姣介绍。
她同时也对一些墙画提出批评,认为它们水平不高,创作者大多为业余人员,能力不足,墙体布局和设计不合理,缺乏专业设计师指导。同时缺乏地域特色的挖掘,大多数题材雷同,创新少。另外,墙体绘制质量不高,缺乏专业的墙体基础处理,墙绘作品常常刚完成不久就发生破损、褪色,持久度不高。
新快报记者在走访时也发现,有社区电箱上的彩绘因日晒出现褪色情况,也有地面井盖的彩绘磨损严重。比如,记者在越秀山麓的一个社区里看到一面十多米长、建于十多年前的科技文化墙破损严重。
广府文化专家杨华辉:墙画要表现地方传统文化,要区别于外国涂鸦
广州市古粤秀色本土文化宣传协会发起人、广府文化专家杨华辉表示:墙画要具有本土地方特色,要表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要区别于国外的涂鸦。在街巷中的墙画,要反映被提炼出来的街(镇)域文化。它要给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带来自豪感,并且将街域文化的亮点显示给路人,是一种点缀。希望不要为做而做,要有合适的位置、尺寸、风格。
杨华辉建议,有关部门不妨评选十大文化墙(墙画类),相信会起到标杆的参考作用,鼓励街道(镇)推广墙绘工作的同时,量质并举,成为美在花城、浪漫花城的一张名片。
杨华辉也给具体的街社墙画的内容支招:在东山3路车总站的小公园,墙画可以大胆融入东山的元素。东山之名来源于广州大东门外的这一片连绵的小山岗,这里的墙画就可以把东山的山岗画上去,把一座座小洋房画上去,广九铁路画上去,地铁站画上去、东山的学子和今日的游客都画上去,尽可能把这个老社区的繁荣表现出来。还可以重点标注“东山口”这个铁路站的位置。
大沙头一带的社区,可以描述古代东炮台(海印石)的风貌、近代广九铁路的盛况、原大沙头飞机场的风貌,把消失的历史在墙画中重现。同时,可以把现代的社区文化,例如海印电器城的辉煌一一展现。浓缩街区社区的文化与“威水史”。
西关龙津路那边的社区,可以大胆将骑楼街、传统西关大屋、麻石街、西关小食、西关小姐、满洲窗等元素放到墙画之中,并标注其上,一幅西关风情画。
慢走广州践行者、资深的广府文化推广者骆师奶也认为:“文化墙要美化街区,发扬文化,是潜移默化,近在眼前。”以慢走广州而著名的广州街坊骆师奶认为,墙画内容要对口该街区的历史文化,比如,五号停机坪可以涂鸦一些跟白云机场有关的东西。长堤边的潮音街,见证了珠江潮起潮落的足音,它的墙画内容可以是小女孩在潮涨时赤脚玩水,成年人在码头上顶硬上劳作,老年人在眺望珠水流金中的归帆……
■文/图: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梁燕芬 谢源源
(署名图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