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意味着发展 发展就要推陈出新·
出镜人物 李志勇
职务:向群饭店行政总厨
从业年限:20年+
广州人熟悉的向群饭店,从龙津路一路走来,如今在广州已经开出了六间分店,其中有四间是商场铺,现在的二代主理人对于传承,看得很透彻,“我们的父辈从一间冰室开始,三十几年,最重要是传承,但如果不求新、不改变,老向群依然走不远。”
2020年向群城光荟第三分店的开业,对老向群来说,带点“分水岭”的意味,是开始“变”的第一步。“首先是装修风格,也就是环境;第二是出品,包括菜品、餐具器皿的配搭;第三是定位,3公里范围内你面对的是什么客群?需要适配年轻化的需求。”
但在这些“变”的前提之下,有一个唯一“不变”,“就是粤菜的神韵——烟火气”。什么是粤菜?大排档?平靓正?有镬气?这些都是粤菜,还有一个叫做“初心”,向群的几位二代主理人希望通过人手的配合努力保留住上世纪90年代时向群的烟火气。
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他们始终认为,新鲜食材与人手的搭配,是一道菜从“生”到“熟”的必备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人手,这中间的难点在于人是有情绪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每天一直保持稳定的情绪,不同的人也不可能做出一模一样的出品,“但我们努力的方向不能因为可能出现这样的偏差而放弃,始终坚持初心,从最初的‘平常人家,朴实无华’到现在的向群,都是‘面向群众’的意思,无论外界、广州如何变,向群的‘原味’不变,这个‘原味’不仅是味道,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流失的核心精华,这才是我们需要保留并加以改良更上层楼的。”
“食客凭什么选择来向群吃饭?”是几位二代主理人经常自我反思的课题,如何做到既接地气又能让人尝试到新鲜口味?向群的每一间分店出品都会略有差异化,“我从来不认为向群是‘网红店’,做粤菜是不能做‘网红店’的,唯一可以称之为‘网红’的应该是排队的人气,这是向群的福气。”说到底,向群依然把心思专注于菜品本身,“一间餐厅所有的核心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出品,出品是灵魂,楼面服务是窗口,人品永远排在第一位,做人做事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不忘初心,心怀感恩,努力前行。”
特别是二沙岛文立方店的开业,“冲出荔湾”的向群发现,原来这么多年向群的有些“老”食客已经吃成了“三代同堂”,甚至山长水远都要来吃一餐向群,“那一刻的感觉是,不可以辜负他们。”
也是从二沙岛开始,向群的菜品在做法和汁酱的使用上更为融合,出品的定位上层次更加丰富,丰俭由人,给食客的选择更多,时代在变,做餐饮也一样,要跟紧时代的节奏,一成不变是发展不了的,要发展就要推陈出新,“要敢拼敢闯,不能因为怕就不去做。”
向群的理念
人品是排第一位的 不能辜负食客
始创葱油淋鸡
这是向群最为招牌的招牌菜。
选用自家清远农场养殖的清远果园鸡,光鸡重量在两斤二三左右,摆盘上除了鸡肉本身外,还跟着半只溏心蛋和鸡肾,配着味道香浓的姜葱和炸姜茸,辨识度极强,吃起来皮爽、肉滑、骨有味儿。
盐煎一口牛肋粒
将雪花牛肋粒以低温慢烤的方式慢慢炮制,搭配裹了海苔碎的炸薯仔和微微炸过的咖喱叶,粗犷中带着细致,口感上牛肉表面带一点点焦脆感,内里保持着牛肉汁的香味,跟薯仔堪称“绝配”,荤素搭配,吃着不累。
原创锦鲤杨枝甘露
最得意出彩的是面上那条肥嘟嘟的“锦鲤”,寓意“连年有余”的好意头,让这款街头巷尾耳熟能详的甜品瞬间有了更上层楼的升华感。
秘制头抽肠头煲
出自300斤重的黑毛猪,只选口感最好的肠头部位,以姜葱胡椒水辟掉大肠的异味,用自制头抽浸熟后略煎一下,煎到大肠头的表皮带一点点焦脆香,再放入沙煲中啫。成品色泽诱人,一口下去,软糯入味的肠头带着鲜明的豉香冲击味蕾,堪称“内脏爱好者必备”菜品。
遇“建”生活 遇见向群
建行生活天天八折(每日10:00开抢):80元购100元代金券,160元购200元代金券;
周五半价(每周五10:00开抢):50元购100元代金券,100元购200元代金券;
具体优惠请以建行生活APP活动页面为准。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斌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