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印发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新快报讯 记者黄闻禹报道 5月17日,记者从广州市政府获悉,《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经市政府同意于近日发布。《规划》提出,结合广州市空间规划与生活圈构建,2035年形成“三核四极”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结构。至2035年,广州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7.4至8.0张。
鼓励大型医院疏解部分床位
《规划》匹配面向2035年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划分区域中心型、区域辐射型、节点强化型及外围提升型四类地区,分类分区施策,确立各地区布局目标与策略,统筹医疗卫生设施资源以实现均衡布局,扩大优质资源覆盖。
例如,《规划》提出,区域中心型地区合理配置床位资源,鼓励高水平大型医院疏解部分床位至外围地区,释放空间用于临床研究与技术创新。区域辐射型地区补足高等级综合医疗资源及专科资源短板,依托现有资源特色培养形成一个或若干个专科优势,并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医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
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重心下移
《规划》提出,支持高水平医院建设,强化对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国际医学中心等高水平医院的空间支撑,保障其扩建、新设分院区的空间需求。
巩固基层医疗服务网底。支持区级公立医院承担优质医疗资源服务的衔接与下沉;支持大力发展社区医院,鼓励新建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按照社区医院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镇一卫生院”的标准,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网络。
此外,《规划》提出,鼓励依托专科医院新建、改扩建项目强化优势专科资源,同时大力发展薄弱专科,优化健康服务体系供给。
建设3所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规划》提出,推进“平急结合”医院建设,建立医院建筑平急转换体系,到2025年,全市建设平急结合医院9家。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标扩能,强化发热门诊(诊室)规范化建设,“平时”满足周边居民日常诊疗服务需求,“急时”转为定点医疗机构。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救治及医疗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建设3所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联动大型综合医院建设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及战略储备医院,在区级层面,强化传染病“早诊早治”平台及救治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