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与广东省妇联联合发布了一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涵盖民事、刑事、行政三个领域,包括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受抚养权、合力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严惩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等内容。
据悉,近年来,广东法院和妇联充分发挥各自职能,有力惩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及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去年1月至今年4月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300多份,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家庭暴力
●孩子长期受父亲打骂
●法院裁定变更抚养权
简小某10周岁,自父母离婚后,他便随父亲简某共同生活。
2020年9月的一天,老师注意到简小某身上有大片血迹,后背、屁股、四肢皮肤也布满淤青、流血的伤痕。在老师的询问下,简小某说自己因为未按时完成作业而遭受父亲的家庭暴力。
学校得知情况后,立即报警并联系当地妇联,同时通知了简小某的母亲贺某,让她赶来照顾受伤的儿子。
公安机关介入后对简小某进行了伤情鉴定,并向简某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严厉告诫他不得再次实施家庭暴力行为。然而,由于长期处于被打骂的恐惧里,简小某的身心已经受到严重伤害。
为保护儿子,贺某以简小某的名义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随后,贺某诉至法院,请求变更简小某由其直接抚养。
地点: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
结果:法院生效裁定认为,简小某的申请符合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定条件,故裁定禁止简某对简小某实施家庭暴力;禁止简某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简小某。
针对贺某请求变更抚养关系纠纷一案,法院迅速组织贺某、简某进行调解,在疏导双方不良情绪、释法明理后,简某认识到自身存在问题,与贺某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依据调解协议作出民事调解书,变更简小某由贺某直接抚养,简某每月支付抚养费。
典型意义: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案中,学校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后第一时间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妇联及时摸排调查并引导当事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公安机关依法对家暴实施者予以训诫,人民法院依法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并送达未成年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社区居委会、妇联等协助履行职责,多部门联合发力共同为受家暴未成年人撑起法律保护伞,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玩闹意外
●抽凳子致同学摔伤眼睛
●学校无责家长赔款十万
吴某与赵某是某中学初一同班同学。
一天午休时,吴某从座位起身与前座交流,赵某路过吴某座位,将吴某椅子往后拉出,导致吴某坐下摔倒在地,其他同学过来将吴某扶起。班主任也立即通知双方家长,并将吴某送往医院治疗。
经过诊断,吴某遭受了颅脑外伤、视物模糊、双目视神经挫伤等伤害,其中左眼视力仅有0.05,视力大幅下降。因与赵某父母及某中学协商赔偿事宜未果,吴某父母决定起诉,要求赵某及其父母、某中学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合计32万余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吴某申请了视力损害鉴定,但三家鉴定机构均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受理。学校方面则提供了详细的教育管理记录及行为规范,证明其已尽到相关职责。
地点: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结果: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吴某原来的左眼视力正常,受伤后视力仅有0.05,监控视频、医嘱病历等证据均可证明吴某的损害系因赵某的侵权行为所造成。
事发时赵某已满12周岁,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因过错造成吴某损害,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某中学提供了充分证据证明其在平时的学生纪律、安全等教育方面,已尽教育、管理职责,老师在事发后第一时间通知了双方家长并陪同吴某就医,某中学不存在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扣除赵某父母垫付费用后,判决赵某父母向吴某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合计109426.22元。
典型意义:该案系学生在校意外伤害典型案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该案例被写进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工作报告。
学生校内“抽凳子”玩闹受伤,学校充分举证证明日常强调学生守则,老师经常提醒,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由“闯祸”孩子的家长承担赔偿责任,对学校不施以苛责,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共同守护校园安全。
猥亵儿童
●女童摸狗遭狗主搂腰摸臀
●猥亵意图明显被拘十五天
2022年初,张某在小区遛狗时,被两名未满十四岁的女孩王某和李某跟随摸狗。
张某在与她们互动时,对李某实施了拍臀、搂腰、摸脸动作,对王某实施了搂腰、摸臀动作,其间李某感到不适甩开了张某,但他又继续对王某实施猥亵。女孩们回家后情绪低落,家长得知情况后报警。
警方调查后认为张某涉嫌刑事犯罪,但检察机关认为其行为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建议行政处罚。某区公安分局认定张某的猥亵行为发生于公共场所,猥亵对象均为不满十四周岁的女童,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决定对其处以十五日拘留,区政府复议维持。张某坚称自己只是善意提醒,无猥亵意图,于是将相关部门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处罚。
地点: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
结果:法院生效裁判认为,结合在案证据,张某多次故意碰触、抚摸两位女童隐私部位,猥亵故意明显,其行为对两位女童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张某辩称是善意提醒不能成立。某区公安分局在听取张某的陈述、申辩后,决定对张某处以拘留十五日,区政府复议予以维持,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行政程序合法,遂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
典型意义:本案中,猥亵行为人利用未成年人喜爱小宠物的心理,在未成年人与其宠物狗玩耍时对未成年人进行猥亵,且在未成年人反感挣脱后,仍继续实施猥亵。人民法院结合当事人陈述、监控视频等在案证据,依法支持行政机关从严惩治猥亵儿童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强制侮辱
●偷录传播女生不雅视频
●犯强制侮辱罪获刑四年
2022年3月19日,朱某龙未经同意,偷偷用手机录制了一段朱某某的不雅视频。而朱某某当时还是一名年仅15岁的在校学生。
同年5月,朱某龙竟然将这段视频发送到了QQ聊天群,并配上侮辱性的文字。视频迅速在网上传播,给朱某某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她变得精神恍惚,甚至无法继续上学。这段经历成为了她心中难以抹去的阴影。
地点:惠来县人民法院
结果:法院生效裁判认为,被告人朱某龙无视国家法律,以强制手段侮辱未成年女性,其行为已构成强制侮辱罪。鉴于朱某龙认罪认罚,依法可从轻处罚。对朱某龙以强制侮辱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典型意义:近年来,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犯罪的案件屡见不鲜,尤其是未成年被害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利用网络对其实施侵害造成的危害后果更为严重。
被告人朱某龙未经被害人允许录制其不雅视频并在网络上传播,侵害了被害人隐私权及性的羞耻心,对被害人形成了精神强制,严重危害了被害人的身心健康,符合强制侮辱罪的构成。人民法院依法惩处这类行为的同时警示广大网友,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一言一行均需谨慎。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毛毛雨
通讯员 曾洁赟 孙欣 范贤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