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过节持股还是持币?机构认为节前和节后投资应侧重不同
日期:[2025-04-29]  版次:[A11]   版名:[财眼]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涂波报道 4月28日,A股市场较上个交易日缩量超500亿元,三大指数集体回调。随着“五一”假期临近,A股节前观望情绪渐浓,该持股还是持币过节?记者综合多家机构观点认为,节前和节后投资应侧重不同。

据华夏基金研究统计,过去10年(2014年-2025年),“五一”假期前三个交易日,上涨次数占比较大;而“五一”假期后的5个交易日内涨跌不一,未有明显规律,但大消费行业(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医药生物等)为“五一”前后资金青睐的“香饽饽”,涨幅居前。不过,华夏基金表示,历史不会是简单的重复,领涨板块除了受到特殊节点的催化,还受到宏观环境、政策支持、产业趋势上行等因素驱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持股还是持币过节?和讯投顾张宁建议“以持币为主”,受外围不确定因素影响,今年A股市场每到假期前后都以调整为主。此外,今年1月底至3月初,市场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主线,基本是一个普涨的行情。但4月以来,消费行情操作难度较大,做股票自然是以稳健为主。

正常情况下,选择持币过节的投资者,今日购买国债逆回购可获得假期收益,而等到30日购买,则仅有1天收益。

至于选择持仓过节的投资者,一种是看好节后行情,提前埋伏;另一种是长线看好的方向,持有不动,不愿意为了短期波动来回操作损失手续费。

深博基金表示,宏观数据转暖叠加估值优势成A股重要支撑,节前仍可持股等待机会,权益方面建议关注有业绩支撑及分红稳定的蓝筹标的。华安证券指出,2025年一季度经历了科技板块的结构性春季躁动后,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仓中除消费风格获增持外,其余风格均有不同程度减持。但服务型消费的持仓占比当前处于“中偏低位”,仍然具备低估+低配的优势,随着政策预期落地,未来或仍有增量资金涌入的空间。从国内产业升级、估值成长空间、交易型资金偏好等维度看,AI+产业链在回调后依然值得关注,投资者可以均衡配置,消费+科技两手把握。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