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618低价激战正酣 专家教授如何避“坑”
日期:[2024-06-12]  版次:[A15]   版名:[数智周刊]   字体:【

■一起了解更多数智资讯

新快报讯 记者郑志辉报道 首个告别预售制的618正在火热进行中,在浓烈的大促氛围中,偶尔也会听到一些不好的声音。从往年的消费投诉情况来看,退款问题、网络欺诈、发货问题、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问题是投诉“重灾区”,互联网业界、法律界人士提醒广大用户理性消费,提高维权意识。

首先,在618期间,一些商家可能会利用虚假宣传和误导性信息来吸引消费者。例如,夸大产品的功能效果、隐瞒产品的真实质量或使用夸张的广告词。通过刷单和虚假评论来营造产品的高销量和高评价,从而误导消费者相信产品质量过硬。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提醒,消费者遇到此类问题,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解决。第一向平台申诉,如实反映问题。第二若平台无回复或未实际解决问题,可以向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或第三方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投诉,通过第三方介入解决纠纷。最后,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需注意提前保留相关证据。

618期间,淘宝天猫为商家免费提供“先用后付”服务。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使用“先用后付”功能容易产生“薅羊毛”心态,不知不觉下了很多订单,最后付款时才恍然大悟。

浙江省消保委网络消费委员会委员曹磊提示,“先用后付”类似于“赊账服务”,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虽然这与消费金融分期贷款有所区别,但也属于超前消费,需要着重注意,避免影响个人征信或平台信任度。

此外,5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向综合电商、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平台企业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包括严格落实平台主体责任,严格规范促销行为,严格加强广告内容审核,严格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严格规范直播营销行为,严格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严格禁止销售违法违禁商品,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强化政企沟通协作。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要构建良好市场交易环境,一是平台需要加强监管和规则约束,以及对应的奖惩机制和方法,与第三方机构及执法部门合作建立监督评价体系和执法监察。同时借助投诉机制,让用户对商家进行持续监督。二是商家需要自我约束,做到诚实守信。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