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陈虎辉 韩星 王嘉琪报道 8月28日上午10时,随着直径达13.61米的巨大刀盘缓缓转动,唯一负责南珠(中)城际铁路“穿海”任务的“隧越号”盾构机顺利从香山至二十涌区间盾构井(下称“香二盾构井”)始发。据悉,该盾构机将要完成3千多米的区间隧道掘进任务,最后从二十涌盾构井吊出,为未来轨道交通地下联通广州、中山两地创造条件。
南珠(中)城际铁路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岸,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站,止于中山市兴中站。全线长47.6公里,设万顷沙(既有)、十二涌、二十涌、香山、火炬、张家边、中山、岐江新城、石岐、兴中共10座车站,并预留火炬东站一座车站,及自香山站向珠海方向延伸条件。线路将采取“快慢车”与“长短线”的运营模式,并采用与十八号线、二十二号线“同款”全自动运行系统,在香山站预留与规划研究的深中城际衔接的条件。
根据施工计划,“隧越号”盾构机于香二盾构井始发,沿中山市和信路北侧向东前行,下穿珠江出海口——洪奇沥水道后,向东北方向延伸,途经鱼塘、高速大桥后到达位于广州南沙的二十涌站。
“地质勘探显示,隧道范围内除砂层、粉质粘土、淤泥质土及全、强风化混合花岗岩外,还有软流塑地层、花岗岩侵入、全断面圆砾角砾层等特殊地质段,地层变化较大,且地层透水性强,水压高,施工风险非常大。”广州地铁南珠(中)城际项目中山段工程负责人孙娣飞告诉记者,该段是全线独头掘进距离最长、地质和环境风险最复杂的盾构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