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槐镇政府乡村振兴办联合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乡村振兴工作;到各村座谈走访,了解村集体经济形势和产业状况;走访当地学校,就教育帮扶听取意见;到村民家中,了解困难群众情况,讲解乡村振兴政策……7月16日,广州市天河区第二批驻梅州市兴宁市黄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简称“工作队”)正式接过驻镇帮扶工作的大旗,迅速融入角色,奔波的脚步遍布黄槐。“我们将以黄槐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为两大抓手,紧密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围绕黄槐军旅名镇打造,助力黄槐农旅融合发展,从而推动黄槐镇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队队长王智斌满怀信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迪
紧抓大好机遇融入当地发展
第二批驻黄槐镇工作队由广州市天河区残联牵头,区机关事务管理局、石牌街道办事处、五山街道办事处等4个帮扶单位组成。
一个多月的走访调研,工作队对黄槐镇的情况逐渐了解,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思考也不断深入。“在当前阶段,防返贫仍是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工作队必须长抓不放的一根弦。”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工作队正抓紧入户探访防返贫监测户,力争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工作队还采取了分片负责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每个工作队员的热情和能力,分别对应联系2-3个村,及时关注困难群众,确保守牢防返贫底线。
来到如今的黄槐镇,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全镇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振兴氛围。当下,黄槐镇正在大力推进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位于黄槐镇四望嶂矿区的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也已经动工,黄槐镇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位于黄槐镇四望嶂矿区,规划总用地2000多亩,拟投资约23.8亿元。基地以服务保障学生军训为主,拓展延伸军旅研学、地质科普等多元功能,打造集国防教育、学生军训、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文旅项目,将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等多项政策效应叠加。
目前,全镇上下全力以赴围绕这两大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多个配套项目,工作队全体队员不甘人后,紧密配合镇政府要求,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建设,推动各项措施、项目落地见效。
聚焦产业振兴创新帮扶措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作队的走访重点。一个多月来,工作队深入一线走访黄槐镇现有产业,在双龙村、槐东村了解油茶种植情况,在禾村村、槐西村了解丝苗米耕种情况,在新村村老古家庭农场了解茶农高山茶园发展情况,在鸽子养殖场探讨鸽场迁址后如何利用场地扩大发展,与百盛实业公司商讨农旅融合背景下酒店如何抢抓机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工作队表示,黄槐镇乡村振兴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随着典型镇和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黄槐镇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必须提前做好产业配套,才能持续拉动消费,吸引人流。
在走访调研的同时,工作队持续推动“我在黄槐有亩田”撂荒耕地认种活动。撂荒地认种活动是上一轮工作队结合黄槐镇实际推出的助农举措。从有条件的行政村流转出连片的农田,动员天河区各帮扶单位、爱心企业认耕认种,以每亩3000元的价格与村经济联合社签订认种协议,村经济联合社负责种植、运营,收成后80%归认种方,20%归村集体。新一批工作队告诉新快报记者,前两年认种方都是直接收获种植的丝苗米,今年采取了更灵活的方式,认种方可以兑换黄槐镇多种农特产品,不仅激发了认种方和更多农户的参与热情,而且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一举多得。
工作队表示,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接下来将充分利用组团单位资源,团结更多社会力量,当好“联络员”“调研员”“指导员”“监督员”和“宣传员”,为黄槐镇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天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