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越时空 “约”见羊城变迁
日期:[2025-01-09]  版次:[A16]   版名:[快乐旅行]   字体:【
■斑驳的墙壁与艺术感的窗户。

■泮塘五约牌坊

■半溪五约亭是泮塘一带同时使用多个名称的佐证之一。

■泮塘五约李氏宗祠(敦本堂),建于清末民初,是荔湾区典型的广府祠堂,素瓦当十分经典。

■历史上的泮塘范围比现在的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大得多。

广州的地名当中,有不少是用一个“约”字来命名的,比方荔湾区的泮塘五约、中山七路与西门口相交处的长庚首约、五眼桥西约、增滘南约;海珠区的上冲南约、上冲西约、上冲东约、赤沙南约、赤岗东约、桂田南约、康乐中约、龙溪首约等。

据《广州城坊志》和《广州市地名志》等资料记载以及可能未被收录进地名志当中的“田野调查”显示,目前广州地区仍在使用的带“约”字的地名至少有过百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约”这个字用于地名,广东相比全国其他地方出现得更为普遍,大致从明代中期开始,到清代时就更常见,那么这个“约”字究竟代表什么意思呢?

01

地名为何用“约”

明确某一聚落的区域界线

“约”字用于地名,第一个含义是明确范围,即某一聚落的区域界线。

表达方位的冠以东、南、西、北、中,表达排列序数的用首、二、三、四、五。一个地方,先民初建聚落时,对各自所住地盘做出一个约定,规定你家在哪儿、我家在哪儿,清晰明确不同姓氏的族人拥有的地段范围,一旦约定下来,每个“约”的居民便不能再随意扩占地盘。

以广州市荔湾区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清朝时泮塘隶属南海县恩洲堡管辖,民国初年才进入广州市行政区划,自东向西分为首、二、三、四、五共五个“约”,梁姓与区姓主要居住在首、二、三约,刘姓主要居四约,李、黄、余等姓氏居五约。

历史上的泮塘范围可比现在所见大得多,明末清初时的记录显示“自浮丘以至西场,自龙津桥以至蚬涌,周回廿余里”,1879年即光绪五年时的《省城图》上,泮塘一带还是大片原始村落,五个“约”都在。

在城市的不断变迁过程中,泮塘的前三个“约”如今踪迹难寻,泮塘四约还可在些许小巷和旧民居找到“踪影”,泮塘五约则在2016年因“广州历史城区中少有的保留有完整清代格局、肌理和典型朴素风貌特征的聚落”而成为广州市首批微改造项目。

用“约”字作地名,岭南地区是从明朝中期,最迟在嘉靖、隆庆时期出现的,清朝“约”字作为地名的使用更为常见,且情况也更多元,进而延伸出第二层含义。

02

“约”的含义延伸

乡规民约的责任担当

“约”字的第二层含义代表“责任”,即乡规民约,适用于本乡本地的规约,“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左邻右里相互劝勉共同遵守一种制度,以相互协助救济为目的,通过大家的受约、互约和自约来保障乡土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

此外还有一层含义是个官名,即明清时期的乡中小吏,一般由县官任命,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

明末清初时岭南地区“约”字地名所对应的“乡约”已开始具有权力组织的性质,在基层区划的多个层级中形成上下统属关系的“大约”“小约”,进而又衍生出“公约”和“公局”且转变成士绅权力组织。

清初清军入关,急需稳定,乡约制度可有效减轻统治成本,加强统治效果。朝廷明确规定乡约的主持者要由士绅担任,这是相对于明朝时最大的改变,士绅领导的“乡约”逐步成为维护地方治安的重要组织。后演变出“公约”与“公局”,所以到晚清时“局”这个字也成为地名用字,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清远县有咸泰局、联兴局;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番禺县有乌洲局、仁让局等。

03

从“半”到“泮”

珠三角特定地理环境的体现

其实在广州乃至珠三角地区,地名用字相对比较独特的还有很多,如塱、墪、滘、漖、埗、涌、塘、墟、㙟、坭、㘵等通名用字都是只有在特定地理环境(珠三角多与水相关联)下才会使用的。

依然以“泮塘”举例,泮塘之名就属于“以地方地理特色命名且使用时间较早,反映地方特色”的固有通名,今时今日穿梭于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时,除了“约”字,就连泮塘的“泮”字,都有讲究。

泮塘最初称为“半塘”,这一带从唐朝开始受珠江冲积形成地势低平、河涌纵横之地,人们因势利导筑基开塘,基围上种植荔枝等果树,水塘中则种植水生植物如莲藕、马蹄、菱角、茨菇、茭笋——这就是著名的“泮塘五秀”,这种一半水一半土的水乡风貌,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半塘”。

从“半塘”到“泮塘”,中间涉及礼制问题。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开始,天子所设高等学府称“辟雍”,诸侯所建称“泮宫”;“辟雍”代表四周围有水的圆形“璧环”,“泮宫”代表一半有水,即半圆;泮宫之水称“泮水”,进入学宫要跨过泮水上的石桥,因此叫“入泮”。在科举时代,只有中了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入泮”,泮塘改“半”为“泮”,字面上看仍然是一半带水,既保留了本地地理风貌的表达,又暗合期望家学子弟顺利“入泮”的美好寄愿。

明清时期,泮塘一带同时使用着多个名称,泮塘五约直街上有一座“半溪五约亭”,是同治元年重修的,说明当时这里也被叫做“半溪”,“溪”字在广府文化中作“相对细长狭窄的河流”之解,用作地名的如洛溪、棠溪、沙溪等,同样反映的是岭南地区的地理风貌。

旧时广州人用“海”来称呼珠江,这不是“脑洞大开”,而是历史上的广州或说当广州还没有真正成为“广州”之前,“所见无非海,出洋谓之下海,入江谓之上海”,1000多年前顺德还“泡”在水里没露出地面呢,唐朝时广州“正南去大海七十里”,约等于32公里,一脚油门就“下海”。

沧海桑田,不断被搬运和堆积的泥沙陆续将空间填埋形成大小“沙洲”,这才由“海”而“江”,“江”而“河”,“河”进而“溪”,水深处为“潭”或“塘”,比“溪”更细小且蜿蜒的为“濠”或“滘”,被水冲击淤积而成的“陆地”为“湾”“塱”“洲”——这都是特定地理环境下产生的用字需求。

■新快报记者 陈斌 文/图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