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
新快报讯 记者许婉婕 通讯员穗文考报道 广东地区自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砚的流变和传承是怎样的,这个展览梳理了!1月14日,“砚遇岭南——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数量276件/套,精选广东地区出土砚及文房配套文物193件/套,天津博物馆等藏传世名砚精品及文房配套文物8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数量62件/套。通过190余件/套层位明确,年代序列完整的考古出土砚呈现广东地区自两汉、三国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砚的流变和传承,以“砚”这一承载华夏文化精髓的专题为切入点,生动讲述广东地区的砚文化故事。
展览分“砚之流变”“砚之材工”“砚之人文”“砚之传承”四部分。“砚之流变”以广州地区70年考古发掘出土砚为主体,兼纳广东省内其他区域的出土砚,首次系统梳理了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两千余年来的形制流变及砚文化传承脉络。从砚出土背景、及其相关文房器具配套等多元视角,深入挖掘背后所蕴含文化内涵。“砚之材工”透过盛世名砚对材质与制砚工艺的极致追求,探寻成就一方佳砚的奥秘。“砚之人文”借由砚上的雕刻题铭,洞察使用者以砚寄托情思的精神世界。“砚之传承”,经由砚研究历史、砚拓技艺以及制砚工艺传承的追溯,重拾砚文化传承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