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地市专场记者会
今年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1月17日,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地市专场记者会,邀请广州、汕头、河源、梅州、中山、揭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围绕健全实施“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优化完善“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等内容谈思路、话举措,结合各自地市资源与禀赋,晒出发展“关键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毛毛雨
■摄影: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广州:聚焦“五大狠抓”推动更多突破性进展
“广州,虽然大家感觉是一个经济体量比较大的城市,但是自身依然存在着城乡和区域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广州市市长孙志洋表示。
“结合城市实际,广州把全市划分成三个片区,即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每一个地区都根据自身实际分类实行,取长补短。应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会上,孙志洋总结了广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经验与做法。
在规划引领、典型示范方面,广州一直把经营城市理念贯穿到整个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和“百千万工程”全过程。“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市面向2035年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赋予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等‘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这是广州后续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这些内容会进一步贯彻到‘百千万工程’中。”
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孙志洋介绍,去年广州出台城中村改造条例,启动了5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纳入国家计划,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23个,完成城市更新投资1500亿元。海珠康鹭片区城市更新“首拆”到“首建”仅6个月。
“今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年。”孙志洋表示,广州将进一步聚焦狠抓改革创新、狠抓产业发展、狠抓镇域建设、狠抓风貌提升、狠抓社会参与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关键环节,推动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
关键词
产业发展
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如火如荼
“实施‘百千万工程’,产业是关键。”汕头市市长陈涛表示,汕头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推动“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产业合理布局六区一县,全力打造“一区县一集群”产业发展格局。
在打造产业园区的过程中,汕头注重强化园区集聚效应,开展了“园区建设提速年”行动。“2024年1至11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了30%以上。”陈涛表示,汕头高水平打造了代表全球海上风电行业最高制造水平的“四个一体化”装备制造产业园,将不同企业整合为“一家工厂”的上下游“车间”,从设计到制造到最后的培训整合到一起,推动生产效率提升3倍、园区用地面积相较同等产能规模用地减少75%。“最近汕头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园也正式开工建设。”陈涛补充说。
“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各区县都涌动着创新与发展的热潮。”陈涛向海内外的企业家发出邀约,欢迎大家到汕头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关键词
绿水青山
河源:走好“两山”转化新路子 让更多人喝到好水
“河源推进‘百千万工程’,产业发展是主抓手,水饮料及食品产业是主攻方向之一。”河源市市长李勇平表示,河源有好水,万绿湖是华南地区最大人工湖,是少有的达到直饮要求的清洁水源。
近年来,河源市依托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并在河源国家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总面积8.3平方公里的水经济产业园。“有这么好的基础,我们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助力企业集聚、产业成群、园区做强。”李勇平说。
李勇平说,这两年河源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加快聚优成势,多个饮用水头部企业先后落户水经济产业园。2024年,全市水饮料及食品产业预计实现产值92.5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很强的辐射带动效益,为“百千万工程”在河源的实施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过去一年,随着梅龙高铁、龙寻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相继建成通车,河源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李勇平表示,接下来河源会进一步健全涵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发展全过程、全周期的精准高效服务机制,支持和推动更多企业投资河源、深耕河源,走好“两山”转化新路子,让更多的人喝到河源好水、共享河源绿美。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梅州:攻坚重点区域建设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梅州市市长王晖表示,梅州坚持把“百千万工程”视为历史机遇,深入实施“典型镇村、省际交界处、示范路段、黄槐四望嶂矿区、松口古镇等”五大重点区域建设攻坚行动。通过“点线面”结合,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聚力“点”上突破,打造示范引领典型。因地制宜确定32个典型镇、200个典型村的建设方向。“比如,我们抓住产业这一根本,深入开展‘四上’企业培育三年行动,遴选10个‘产业社区’和358名‘产业村长’,推动典型镇、村每年分别净增‘四上’企业2家和1家。”王晖表示,两年来全市净增“四上”企业463家,县域经济得到发展壮大。
聚力“线”上出彩,打造成果展示窗口。梅州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广东展示“百千万工程”成效的重要窗口。参照典型镇村建设要求,突出广东元素、客家特色,一体推进农房风貌提升、基础设施提标、公共服务提质等,推动省际交界处建设出新出彩。
聚力“面”上开花,打造全域融合样板。梅州连线成片、连片示范,抓好蕉岭县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梅县区丙雁示范带入选“广东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关键词
镇域经济
中山:将深中通道带来的流量转为发展增量
中山不设县,镇域经济强。中山市市长肖展欣表示,中山正努力抓住“百千万工程”建设契机,做强镇域经济。
肖展欣介绍,中山镇域经济发达,有许多专业镇,因此中山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至3.3%;加快布局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增至4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1883家。
为持续推动文旅消费进乡村,中山还打造多元业态,举办了音乐节、艺术节、演唱会、体育赛事,将深中通道带来的“泼天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关键词
特色产业
揭阳: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强。近年来,揭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揭阳市市长支光南分享了经验。
支光南介绍,过去几年,揭阳把培育县域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以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揭阳推动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2-3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让县域高质量发展建立在强大的产业基础上。
“比如,惠来县立足得天独厚的岸线、海洋等资源优势,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不断培育壮大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2.7%。”支光南说。
在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方面,以投资700亿元的中石油广东石化项目为“超级链主”,引进伊斯科、巨正源、东粤化学3个“强链主”企业,目前3个企业已陆续建成投产,18个上下游关联产业项目正加快建设。在海洋经济产业集群方面,以投资480亿元的国电投海上风电项目为集群链主,引进29个链条项目,打造海上风电、新型储能、海洋牧场、冷能利用4条海洋经济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