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佛山出台“减负十条” 课间时间延长至15分钟
日期:[2025-01-24]  版次:[A07]   版名:[本地]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陈钰涵 通讯员王蓉丹报道 课间时长延长至15分钟,实行家庭作业“熔断机制”,科学家担任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1月22日,佛山市教育局召开媒体吹风会,对近期发布的《佛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减负十条”)进行全面解读。

实行家庭作业“熔断机制”

“减负十条”围绕减负、提质、增效三大主题,提出了十项举措,包括规范在校一日作息、严格落实课程方案、优化课间时间安排、保障每天体育锻炼、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考试频次、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行走的课堂”、深化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建立声誉评价制度。

其中,为减轻课业负担、保障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减负十条”明确要求寄宿制学校学生早上起床时间不早于7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时20分,初中不早于8时;上午上课结束时间不晚于12时,下午上课时间不早于14时。同时,佛山在落实“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的基础上,实行家庭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至21时20分、初中生至22时可停止做作业,并在小学推广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即当天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家校合力引导学生自主安排适宜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推行每天1节体育课

在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方面,佛山则做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加法”,通过体育课+大课间、体育课+课间、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等方式,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每天1节体育课。学校课间时间从10分钟调整至15分钟。各学校要合理策划和编排“体育小课间”内容,通过适度活动、游戏、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放松休息。同时中小学校每天必须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锻炼。

此次“减负十条”再次明确将科学教育作为课后服务素质托管的必备项目,确保每名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一小时形式丰富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目前,佛山已实施“科学副校长”全覆盖行动,计划在2025年底统筹全市100名科学家(含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