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不少于1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推动55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
2月5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主要内容,解读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关扶持政策。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黄闻禹
八大行动
1
实施科技创新强基行动
继续实施基础研究“卓粤”计划、广东强芯、璀璨行动等重点工程,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启动研发攻关项目,首批推动建设不少于30家省级中试平台,推动不少于100项新技术新产品首试首用。
2
实施产业集群培优行动
传统产业方面,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重点抓好石化产业链延伸;新兴产业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扩量提质,深化全省低空空域改革,丰富低空经济发展场景等;未来产业方面,将大力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实施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政策措施,加快布局商业航天产业,争创1-2个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3
实施数智技术赋能行动
全年将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
4
实施区域协调协同行动
完善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和“反向飞地”共建共享机制,发布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录和产业帮扶协作行动计划。
5
实施产业开放合作行动
继续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融入国内市场,举办或参与300场以上境外展会和200场左右国内展会,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全年力争突破万亿元。
6
实施优质企业引育行动
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十百千万”计划,培育一批新的链主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新培育3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推动55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
7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打造一批质量稳链强链标志性项目。围绕新兴产业领域研制一批关键技术标准,制定发布一批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
8
实施资源要素保障行动
将继续强化财政金融、基础要素、人才等保障。
▶关键词
传统产业
分门别类,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活力
实力雄厚的传统产业是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信心和底气,广东将如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在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构成中,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相当大部分是传统产业。汽车、石化、家电、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占规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七成,利税占六成五,从业人员占七成五。这些反映出,传统优势产业必须坚定地发展壮大,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不能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红介绍,广东将注重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生产质量效益,培优做强一批万亿级传统优势产业。
吴红表示,广东将重点分门别类推动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石化主要立足延伸发展化工新材料,在优势领域“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精细化、特色化产品体系。智能家电主要以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契机,推动生活电器、个人护理电器、健康家电、高端家电等四类产品创新发展,培育世界级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先进材料主要以建筑材料、绿色钢铁、有色金属、化工材料为重点方向,培育若干省级特色产业园,推动制造模式变革。现代轻工纺织主要推动纺织服装、皮革、家具、工艺美术等行业,加快与文化、创意、时尚等融合,培育全国乃至国际品牌。食品加工主要培育省级食品工业试点县,创响“粤字号”品牌,提升岭南特色食品知名度。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动力,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表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长板技术优势更加明显、短板技术加速补齐、传统产业提质焕新。
吴世文提到,近年来,广东初步形成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以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加快对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领域、新方向的前瞻布局,增加源头技术供给,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与此同时,广东积极探索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广东实践,扎实推进高端芯片、核心软件等重大科技工程,解决了一批影响产业链安全、制约产业升级的“卡脖子”问题,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同时,广东出台《广东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将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高校院所;印发《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尽职免责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责任主体。通过这样一套“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尽职免责”的“组合拳”,有效夯实、拓宽了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桥梁。
此外,近年来,广东通过建设粤科发布、科技创新专板等平台,有效打通了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通道,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到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据悉,2024年,全省科技信贷余额预计超2.7万亿元,科技保险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预计超3.8万亿元。
▶关键词
外贸市场
打造跨境电商综试区升级版,促外贸增长
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将采取哪些举措来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广东省商务厅副厅长朱小军介绍,2024年,广东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出台稳外贸8条等系列政策,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外贸迈上9万亿元标志性大台阶,为全国全省经济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据介绍,2025年,广东加力开拓市场。办好用足广交会和“粤贸全球”等重点展会,实施东盟、中东、中亚、拉美、非洲等市场专项拓展计划,组织300场以上“粤贸全球”展会,比2024年增加30多场,参展支持力度加倍,带动不少于3万家次企业参展。
同时,培育外贸新动能。打造跨境电商综试区升级版,做深做实“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丰富保税物流功能,拓展区外保税维修试点。加大六大进口基地建设,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口先进设备和产品。加强信贷信保支持。协同金融机构加强外贸领域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覆盖面,加大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的承保支持力度,全额支持中小微企业投保费用。
此外,优化企业服务。遴选培育100家左右省级外贸骨干企业,省市联动加强产业、财政、融资、通关配套支持。开辟商务人员签证“绿色通道”,便利企业出海开展经贸活动。
▶关键词
未来产业
重点发展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行动计划》提到将重点发展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未来产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提到,广东省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若干重点。
对于生物制造产业,广东将全面实施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推进生物科技全链条创新,实施7项重点行动,力争到2027年,生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打造3-5个国家级生物制造创新平台。同时,推动生物制造深度赋能千行百业,以合成生物等先进技术为驱动,对医药、化工、农业、食品、能源、环保等6大行业领域因产施策,布局高端生物制造,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推动生物制造产业总产值到2027年力争达到5000亿元,到2035年力争迈上万亿元台阶。此外,打造一批生物制造标志性项目,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信息中心和合成生物制造中试平台,打造若干生物制造专业特色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和省级生物制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对于商业航天产业,广东将着力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省商业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规划、产业创新发展等工作。二是加强政策支撑,出台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星箭制造、火箭发射、卫星运营与应用等领域,加大对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三是促进星箭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引进和培育6-8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建设3-5个商业航天产业园区(集聚区),加快打造星箭制造及发射、卫星运营与应用等商业航天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