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林广豪报道 近日,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去年的投资收益亮眼备受关注。记者梳理发现,去年近九成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超3%,最高达8.86%。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债市波动性增大、切换新会计准则的“红利”减弱等,险企投资收益高增长的可持续性或有限。
华汇人寿投资收益率垫底为负
数据显示,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2024年投资收益率的中位数为4.33%,同比提升0.69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52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超过3%,小康人寿、中英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位居前三,分别为8.86%、7.54%、6.54%,低于3%但高于0%的有6家,由高到低为汇丰人寿、大家养老、三峡人寿、泰康养老、中信保诚人寿、海保人寿,华汇人寿为-0.86%,是统计的唯一一家投资收益率为负的公司。
总体而言,47家人身险公司去年的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有部分公司连续两年出现下滑,包括中宏人寿、横琴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华汇人寿。
在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综合投资收益率考虑了险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浮盈或浮亏情况,也是投资收益的重要指标。从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来看,去年综合投资收益率的中位数为8.34%,同比提高4.5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20家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10%,同方全球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中英人寿居前,35家公司低于10%但高于5%,恒安标准养老、中华联合人寿、海保人寿、华汇人寿均低于5%。同比来看,华汇人寿去年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下降3.21个百分点至-0.86%,其余公司均为提高或持平。
债券投资重分类提高综合收益
有精算师指出,从已公布的非上市公司来看,去年投资收益率大幅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把“持有至到期投资(HTM)”的债券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FS)”,由于去年国债利率震荡下行,不同期限的债券价格有所上涨,上述举措会将债券浮盈计入公司当年的综合收益。记者注意到,同方全球人寿去年第四季度结合当季度市场曲线变动等综合影响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产市值税前上升约34.24亿元,其中包含当季度将部分国债从HTM重分类为AFS的影响约22亿元。
上述精算师还提到,资本市场明显回暖推动投资收益增长,2024年股市(沪深300指数)大约上涨15%,而2023年下降约11%。另外有些公司采用了新会计准则,绝大多数债券被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
有业内人士担忧,险企投资收益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可能有限。分析指出,相关政策实施力度与债券供给带来的压力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会加大债券市场的波动性。另一方面,随着更多险企切换新会计准则,浮盈计入收益的调整影响将相对减弱,利差损风险及资产荒等仍是长期挑战。
关于2025年资产配置展望,中国人寿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刘晖针对保险资金资产配置提出策略建议,包括做好超长期债券的跨周期配置、发挥好交易型固收的补位作用、重视高股息股票配置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