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全国政协委员唐冬生:推动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日期:[2025-02-28]  版次:[A03]   版名:[要闻]   字体:【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冬生分享了自己的履职情况。去年,他提出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4件提案全部立案并完成办理。今年,他关注人工智能(AI)、公共安全治理、营商环境建设等话题,积极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现状

算力资源配置有待提升

为何会特别关注AI话题?唐冬生表示,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链,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今年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当前,AI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唐冬生说,“推动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然,他也关注到当下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算力资源配置有待提升,他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制造业强市在AI研发平台、算力与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制约了AI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其次是数据共享与利用不足,唐冬生说,企业普遍担心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共享数据意愿不强。同时,制造业的数据来源多样,数据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大量优质工业数据无法有效流通和利用,制约了制造业垂直类大模型的发展。

他还提到应用成本和技术门槛高的问题,制造企业智能升级的关键技术受外企垄断,采购议价能力弱,比如制造业细分场景复杂多样,企业担心成本效益风险,影响制造企业升级意愿。

关注

打造一批AI升级示范标杆

唐冬生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不仅代表了科技的前沿趋势,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基于调研与思考,他希望要强化制造业AI升级核心技术供给。比如,优化算力体系建设,适度超前布局国家算力中心、工业边缘算力中心、大数据平台等支撑AI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级AI算力调度中心,整合国家、地区节点和城市算力资源,优化多元算力供给体系。

在人才培育方面,他希望支持高校针对“AI+制造”进行学科调整和课程设计,加强AI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基础算法、开源框架等短板领域人才引进通道,鼓励高校和企业间人才双向流通,畅通产学研用人才链。

唐冬生认为,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一批AI升级示范标杆非常重要。他谈到,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结合智能化基础,优先从潜在价值高、升级风险低的环节切入,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AI技术和解决方案,并逐步拓展到整个生产流程。

唐冬生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坚持初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探索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在各项具体工作中,进一步关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