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古今辉映“越秀的夜” 老城“留量”密码如何破?(2)
日期:[2025-03-18]  版次:[A05]   版名:[广州夜经济]   字体:【
■制图/吴煌展

■位于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的“秘密旅行”餐厅晚上生意最旺。

2

东山口商圈

艺术空间个性小店聚集 精彩夜生活吸引年轻人

说起广州的新晋网红打卡聚集地,东山口商圈必定榜上有名。在这里,充满年代感的小洋楼、艺术空间、个性小店、潮流买手店和特色咖啡饮品店是应有尽有。在老城市新活力的城市微改造中,有一东一西两个样板——西是永庆坊,东则是东山口商圈。

艺术市集、文艺活动、品牌潮店体验活动的联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流连于东山口商圈。记者夜探发现,年轻人是这里夜生活的主力消费群体。启明一马路一幢别墅内的云上咖啡艺术会馆里热闹非凡,每天晚上这里都有喜欢电影的年轻人分享着与电影有关的故事。越秀区文化馆特别打造了“39号星空夜话”“创艺坊”深夜文化空间。馆长张蓉告诉记者,“39号星空夜话”每月都会举办各种活动,用艺术为都市群体纾解压力。而“创艺坊”深夜文化空间夜间开放时间至24时,夜展、讲座、夜校等更是吸引了不少人参与。

庙前西街的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更是东山口商圈最亮眼的地方,改造后的骑楼,让新生代的潮流品牌与老街巷产生了微妙的融合,行走其间仿佛可以穿越时空。复古法式餐厅“秘密旅行”位于一方东山文化创意园三楼,主理人思薇表示,该餐厅开业两年,营业到23时左右,晚间生意额约占全天的四分之三,节假日流水也比平时多三分之一。“客人大多是年轻人,与整个东山口商圈潮文化氛围也很契合。”思薇表示,“秘密旅行”在海珠区和天河区均有开设,“海珠店做了14年,近年营业额下滑得比较厉害。天河店也做了9年了,目前来说是最好的,平时比东山口商圈店多二分之一生意额,周末的时候则多一倍。”不过,思薇表示,将在东山口商圈继续深耕下去,“这里潜力很大,老城区一定有消费力,老广们对吃特别是夜宵还是挺讲究。”

3

环市东商圈

打造夜经济消费新场景 着力于以“存量”换“增量”

广州第一家奢侈品商场丽柏广场、广州第一家友谊商店、广州第一座甲级写字楼世贸中心大厦、广州第一个白金级五星酒店花园酒店、广州第一家星巴克、广州第一家麦当劳……作为广州第一代CBD所在地,环市东商圈见证了多个从无到有的历史。

“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说起环市东商圈的热闹和繁华,不少老广都忍不住如斯感叹。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百货店等体验消费模式逐渐式微。如何破题?引入中高端时尚商务消费业态,以新场景来打造夜经济的新亮点,推动传统百货店体验消费转型,或许是环市东商圈“破题”的方法之一。振兴环市东商圈,是该商圈所在街道华乐街以“存量”换“增量”的关键一战。

据悉,环市东商圈成功申报羊城夜市先行区之际,华乐街实施“华灯初上”项目,在主干道、网红打卡点等场所增加灯饰,打造夜经济消费场景。华乐街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林劲松介绍到,在辖内淘金路6-8号物业(原好又多商场)撤场后,重新打造餐饮购物综合商业体“淘金印象”,引入年轻化品牌37家,盘活面积7000平方米。淘金地铁出口周边原是堆放杂物的小山岗,现在成了全新消费场景“云境”,有茶店、酒吧、简餐等。在这里,城市景观与休闲消费完美融合,“云境”夜间生意火爆,开业不到四个月就创造近300万元营收。

记者走访时看到,21时许,环市东商圈不少地方依旧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淘金印象”“云境”等再度吸引了年轻人以及附近居民的关注。嫣然从2003年起便在淘金路居住了,她笑言,见证了这些年来环市东商圈的兴衰沉浮,“在淘金路最旺的年代,这里碰到名人、明星的几率很大。我逛街时就遇见过网易的丁磊,我朋友还遇见过马伊琍光顾一家老绣片店。”在嫣然看来,如今的环市东商圈虽然不及昔日繁华,但是比起前几年也增添了一些新亮点,“去年这里搞的‘乐漫底’咖啡文化节就不错。”

数说

2024年北京路客流量1.34亿人次

北京路核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年,北京路步行街客流量创新高,达1.34亿人次,同比(1.19亿人次)增长12.8%。2025年元旦跨年夜(2024年12月31日和2025年1月1日两天),客流量达115万人次;2024年广府庙会,直接带动北京路周边消费高达3.6亿元。

2024年越秀举办约200场夜经济活动

据越秀区商务局《越秀区夜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该区紧扣“古越今秀 悦享精彩”主题,开展部门、街道、商会、商综体、龙头企业5个总动员,围绕节庆消费、时尚消费、会展消费等策划特色夜经济活动。2024年共举办各类夜经济活动约200场。

记者体检

三问“越秀的夜”如何激活老城区高质量发展动能?

“我们希望消费者是夜晚最亮的星,无论你是文化控、购物狂还是运动达人,这里都有你的舞台。”谈及越秀夜经济业态,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杨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秀区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区,越秀区夜经济的规划如何以文化为纽带,将旅游、商贸、体育等串联在一起?海珠广场、沿江路、环市东、中华广场、地王广场等越秀区下辖的专业商圈,在推动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时至今日老商业区如何在存量空间中找发展增量,形成老城优势呢?

一问

老区存量资源如何“以旧换新”?

流行前线、中华广场、地王广场三座商场,堪称“中山三F3”,奠定了中山三路商圈的地位。农林下路则是广州三大商业街之一,这条不到900米长的街道,坐拥王府井百货、好又多百货、东山百货、港湾百货等多个知名商业体。这些地标曾经吸引了许多潮男潮女,一下班就搭乘地铁赶往那里。如今,盛况不再。走过25年的王府井百货于2021年与街坊告别,流行前线于2023年执笠,曾经人潮涌动的地王广场如今开门营业的商铺也不多,晚间更是人气冷清。

百货、地下商场等传统专业市场面临挑战。调研采访中,市民和商家普遍认为,如今地下商场越来越多,几乎每个地铁的通道和防空设施都引入了不少商业,像流行前线、地王广场这种零星化、散状型、同质化的经营模式,已经难以吸引消费人群了。

广府文化研究专家劳震宇表示,夜经济不仅是消费,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除了消费功能,还是情感寄托。老城区的这些传统专业市场,要想吸引消费者,盘活存量资源,需在“旧”与“新”上做文章,探索不同业态间融合促进。

二问

黄金地段停车困局如何突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越秀夜经济的痛点之一是热点商圈的交通问题,东山口、北京路、环市东路等,都存在停车难题。不少街坊向记者反映,“停车问题”是影响自己去这些闹市的主因。

对此,越秀区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考虑做区域的停车指南系统,增加智能型的存量展示屏、停车场标识等,让大家感受到停车的舒适与便捷。”他建议,夜消费场所在时间安排上要做好服务,“比如地铁23时停运,那就要算清楚从活动场地到地铁站的时间,让消费者能从容地坐上公共交通。”

三问

如何打造“品质夜市”吸引街坊?

广州市政协委员徐晓雯、马卫华、张威、张海玉、付伟《关于广州打造夜经济标杆的提案》中提出,目前夜市经济整体规模小,特别是零星化、散状型经营模式且同质化现象突出,难以吸引游客、拉动消费。地摊经济层次较低,缺乏演艺、娱乐、水秀、灯会、摄影等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与学习性强的夜间经济业态。当90后与00后成为夜经济的消费主力时,传统的促销手段难以奏效,夜经济亟需丰富产品服务和营销创新。记者走访发现,越秀区的夜市也存在类似情况,比如缺乏一些标识性强、人气旺盛的夜市。

对此,美食家庄臣认为,在越秀区,无论是惠福东美食花街,还是西华路食街,要建立宵夜一条街,都是具备条件的,是可以考虑的,“除了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硬件建设外,还需要一个市场化的‘软件’体系,比如要有一批有经验、有个性化出品、有聚合能力和推广能力的餐饮界人士,才能成行成市,生意兴旺。”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