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英德市西牛镇举行“英州夜谈”活动
路面不平整、水质不稳定、山路行走不便、溪流淤泥堆积……“英州夜谈”活动开展以来,清远英德市西牛镇积极创新协商议事工作方式,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带头沉到一线,与村组干部、村民代表“秉烛夜谈”,察民情、纾民困、解民忧,将群众“急难愁盼”转化为民生“幸福清单”,尤其在道路建设、疏通河道等基础设施领域成效显著,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锻造了一把“金钥匙”。
■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李碧霞
不设主席台、不印讲话稿、不讲官话和套话,“英州夜谈”活动已开展23场,参与群众423人次。对于村民提出的问题,西牛镇采取“群众监督+多方协同”的闭环机制,在夜谈中收集到问题清单后,根据诉求情况交由具体部门跟进,做到“件件有人跟、件件有落实”。
在赤米村夜谈中,西牛镇党委书记方武贤听到村民反映单竹径村小组祠堂门口路面不平整的情况后,次日与村干部实地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通过政府帮扶4万元,村小组自筹10万元,完成祠堂门口道路硬底化800平方米。
无独有偶,针对村民们反映的梅鱼塘年久失修、水田高低不平、梅山进村道路狭窄等问题,通过组织专业团队修补鱼塘,平整田块,修灌溉渠,拓宽道路,赢得村民一致好评。
“书记,咱们村的路破损了,出行不太便利啊!”在西联村夜谈中,大村村民小组长提出了这个问题。西联村迅速行动,对村内道路进行全面排查,制定修复计划,修复破损路面、铺设水泥,两条700米的崭新硬底化道路延伸至村民家门口。园窝村小组还新建了一条800米的机耕路,满足了村民生产出行需求。此外,新增和修复的40盏路灯,照亮了回家的路,温暖了群众的心。
饮水问题是花田村三个村民小组的心头大事。夜谈时,村民反映水质不稳定、供水不足等问题。镇里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实地考察,制定饮水改造方案。施工队伍进村铺设新的供水管道,建设标准化的蓄水池和净化设备,彻底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题。
“夜谈会上说的话,真的变成了眼前的路!”原来,沙坝村村民小组长们在夜谈中提出了涵洞破损、王卡寮村小组山路行走不便的问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勘测规划,启动新山路的开辟工程,及时修复受损的涵洞,有效解决了安全隐患。
鲜水村的溪流因长期未清理,淤泥堆积、杂草丛生,对村居环境带来了影响。村民们在夜谈中表达了对河道整治的迫切希望。镇村迅速响应,组织人力、物力对河道进行全面清理,使溪流焕然一新,成为村民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英州夜谈”活动开展以来,西牛镇主动创新夜谈方式,做到议题接地气、入人心:从反诈宣传到土地纠纷,夜谈主题紧扣村民生活痛点;流程重实效,通过“问题清单化、责任明确化、进度可视化”确保落实;资源巧整合,联动企业、群众等,形成“政府搭台、多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