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东大批AI上新 八大垂直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日期:[2025-04-10]  版次:[A10]   版名:[关注]   字体:【
■广东已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

■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亮相。

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昨举行,DeepSeek为新闻稿拟了一个标题——

4月9日,在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新闻发布会上,8个行业大模型、30个应用场景、29个解决方案、13款智能终端等新型AI产品一起推出。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曲晓杰表示,这批优秀产品是经过前期地市推荐和专家评审后遴选出来的,“近年来,我们持续关注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赋能千行百业,更加强调应用场景开放和提质降本增效”。

新快报记者用DeepSeek为新闻稿拟了一个标题。

■新快报记者 王敌 陈学东

8个垂直大模型夯实智能底座

作为AI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广东依托华为昇腾芯片、腾讯混元通用大模型等技术优势,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开源生态。

首批发布的8个垂直领域大模型已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工业领域,知业科技的精益人工智能平台将半导体封装良品率提升3%,博依特推出的全球首个制浆造纸工艺大模型实现生产效率提升10%、成本下降4%;安全领域,深信服安全大模型通过自动化运营,将人工操作量削减92%;教育领域,视源股份的希沃大模型将教师备课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像素格物大模型则帮助教师节省30%作业批改时间;医疗、文旅等领域的医检大模型、环球数科文旅大模型也分别实现20%的资源成本优化与服务效率升级。

30个应用场景激活千行百业

“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解决真实场景中的痛点。”曲晓杰强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的30个应用场景深度聚焦产业转型需求:在工业智造领域,蝶讯网的AI服装设计软件将设计排版周期从天级压缩至分钟级,里工实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40%至60%;智慧医疗领域,迈瑞医疗与腾讯联合研发的“启元重症大模型”将医生诊疗效率提升超30倍;教育创新方面,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已累计生成15万份学情分析报告;安全生产领域,远正智能的铝加工管理平台使安全事故预警量下降53%。此外,AI技术在门诊分诊、应急救援决策等场景的应用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29个创新方案破解行业痛点

为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广东企业针对各领域核心难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工业质检环节,机智云的纺织行业AI质检方案节约30%人工成本,产品合格率突破99%;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的印染智能管控方案推动企业人均年产值达135万元。医疗领域,金域医学的智能病理诊断系统将报告生成效率提升70%;交通领域,元戎启行高阶智驾平台在复杂路况中的决策准确率达96%;金融领域,迪博AI信贷助手将数据录入效率提升40倍。生活服务方面,广州绰立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减少30%故障风险,设备运行效率提升40%。这些方案已在能源、农业、城市治理等十余个行业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

13款终端产品重塑产业形态

人工智能终端的颠覆性创新同样引人注目:工业场景中,玄羽数控机床智能系统提升加工效率5%至20%,华数重载机器人实现搬运、钻孔工序全自动化;医疗领域,AI导诊数字人助力医院日接诊量增加10%,每年节省人力成本数百万元;虚拟现实终端推出裸眼3D显示器、具身智能机器人手臂等前沿产品;安防领域则涌现AI感知助理、智能车载监控等新型设备。此外,脑机接口鼠标、自主飞行无人机等产品展现了大湾区“硬件+软件”的融合创新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完备的产业链与机电-数智技术双优势,正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技术与资本聚集地。曲晓杰透露,下一步将强化资源协调与生态优化,重点支持企业在技术产业化、服务商业化等领域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更多场景深度渗透,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声音

●广汽张爱民

轮式人形机器人GoMate明年量产

“GoMate并不是一个实验品,它的应用也不会只停留在大屏幕上。”广汽人形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张爱民表示,广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在2025年自研零部件实现批量全球发售,2026年整机完成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广汽第三代具身人形机器人GoMate采用了行业首创可变轮足移动结构。谈及为何选择轮式技术路线,张爱民表示,轮式在速度方面相比足式有着天然优势,在平坦路面采用两轮模式,只需要两个电机使能,可节省其他电机的能耗;遇到楼梯、草地、复杂人群等极端环境,机器人切换成四轮模式,以最稳定状态通过。

●视源股份段宇

教学大模型助力教育数字化升级

“借力希沃教学大模型,在备课环节,老师每次备课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预计能为200万名以上的教师每天节约1小时备课时间。课堂点评效果提升53%、课堂行为识别效果提升26%、课堂语音识别效果提升10%。”视源股份党委书记、首席战略资源官段宇表示,视源股份近年来推出希沃教学大模型“1+N+N”体系,实现从备课、授课、学习、评价、教研和办公等N个场景全覆盖。

“我们构建了‘三院一站’科研平台。2023年研发投入14.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2%。累计获得授予专利超过9000件。”段宇透露,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视源股份持续加大视觉、听觉、触角、数据AI技术的研发,并融合形成多模态技术,转化了一大批AI成果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未来,视频股份还将以AI赋能教育教学、服务教育不同环节,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筑“数智广东”的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

●库卡陈峰

助力广东打造全球AI与机器人创新高地

“我们推出工业级AI助手‘小库’,基于大模型技术实现自动化代码生成,显著降低机器人应用开发门槛。”库卡中国业务总经理兼人力资源总监陈峰表示,库卡通过AIGC技术快速构建高精度数字孪生仿真环境,实现虚实系统的高效协同,帮助客户缩短产线调试周期。同时库卡还推出智能模拟软件KUKA.Sim,专为机器人离线编程和仿真设计。

陈峰表示,库卡将生成式AI技术贯穿研发、生产与运维全流程,实现工业场景的全面提效。库卡新一代智能控制器平台,相当于机器人“小脑”,可以很好地控制机器人,使代码量大大减少,让用户更好更方便地使用工业机器人。另外,库卡深度融合AI视觉与机器人系统,为工业场景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AI视觉应用的“开箱即用”。

●深开鸿王成录

推动产业从“单体智能”迈向“群体智能”

“操作系统是机器人产业的‘魂’,决定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生态扩展性。”深开鸿CEO王成录说,它不仅能提升单机性能,更实现了多机器人协同能力,推动产业从“单体智能”迈向“群体智能”,实现机器人技术的普惠化与产业化突破。

深开鸿在会上正式发布全国首个基于开源鸿蒙的分布式异构多机协同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Multi-Robots OS)1.0。这一突破性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操作系统迈入“多机协同、群体智能”的新阶段,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中国方案”。M-Robots OS以开源鸿蒙(OpenHarmony)为底座,通过统一标准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工业机械臂、协作机器人、移动作业机器人等)的高效协作,并赋能机器人与人、环境的智能交互。“我们的目标不是替代现有系统,而是面向未来多机协同场景,构建全新架构。”王成录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