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神二十发射在即 船舱里来了一位神秘乘客
日期:[2025-04-23]  版次:[A10]   版名:[科学]   字体:【



■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新华社发

4月22日上午,神舟二十号任务完成最后一次全区合练,正式进入临射状态。这次太空之旅还有一位神秘乘客——它不是身着宇航服的航天员,而是一种被科学家称为“生物界孙悟空”的涡虫!这种仅有指甲盖儿大小的生物,把它切成两半,短短7到10天,两段残缺的身体竟能各自长出完整的脑袋和尾巴;哪怕切碎成无数小块,每一块都像拥有“复活技能”般,拼出全新的个体!

中国空间站为何要不远万里邀请这些“小不点儿”奔赴太空?它们即将开展的太空实验又能为人类的医学研究带来哪些革命性的突破?

这种地球最古老生物即将离开地球

据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青年教师甄辉介绍,这一次上中国空间站的涡虫,是经过无性繁殖的东亚三角涡虫。

涡虫是一种拥有强大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涡虫的组织修复能力十分惊人,即使断成两截后,两边仍可再生出新的肌肉、皮肤、肠道,甚至完整的大脑,而且这种再生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研究涡虫对研究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具有重要意义。

更惊人的是,这种“切片大师”的生命历程已经超过5.2亿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据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教授赵博生介绍,涡虫切掉它的哪一部分,7-10天就能再生出来。是什么在调控着这些干细胞的增殖,使之又分化成各种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细胞?这些都是不清楚的。涡虫和哺乳类动物有非常多的相似性,希望通过对它的研究,在人类相关疾病的克服等方面得到一些帮助。

“空间站有一个特殊的复合环境,一是失重,二是辐射。在这样的复合条件下,涡虫的再生过程会不会发生变化?假设它上去以后某些基因发生改变,能够促使它快速地再生,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很想知道的问题。”赵博生说。

48段涡虫已经准备好上天了

科研人员专门为涡虫制作了一个带有芯片的实验盒,装载好芯片后,封入48段涡虫,装入恒温箱里,交给载人飞船随航天员一起上行。

入轨之后,由航天员将涡虫芯片实验盒从恒温箱中取出,装载到生命生态柜的小型生物通用培养模块中,加电启动实验。通过地面指令,完成样品图像采集、自动换液和样品固定,并及时下传数据。

与此同时,地面也设置了与空间站实验模块完全相同的模块,同步开展对照实验,以期加强了解空间复合环境影响再生的基本机制。

目前,科研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已经做好了将涡虫送上天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家对即将开始的空间环境科学实验充满期待。

发射场做好发射前各项准备

神舟二十号任务22日完成发射前最后一次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设备状态稳定、人员准备就绪,发射场做好了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气象系统持续关注发射窗口天气变化情况,“经过连续的天气分析和跟踪,多轮会商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发射日当天天气平稳,满足任务最低气象条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张芳说。

■文图来源:央广中国之声、新华社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