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张村企合作种植500亩南瓜的“大订单”,给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村的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与此同时,位于南岗村内的瑶家大院在广州力量加持下,激发释放了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活力潜能。
“人间满目皆清欢,唯有银杏不负秋。”驻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如银杏不负群众期望,始终抓住产业这个根本,依托丰富的瑶族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对接创新要素引入“源头活水”,全力做好“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以文塑旅 打造瑶家大院文旅综合体
“在我们身旁,有一大片马尾松林……”跟着三排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傅晓峰的脚步,新快报记者走进广东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经过科普宣教中心、千亩银杏林,踏上依山而建的自然教育径,探寻“屹立在石漠中的卫士”马尾松的故事。
近年来,连南瑶族自治县深挖民族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瑶山那抹红”全域旅游度假区。位于三排镇的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作为全域旅游度假区核心,是南岭山地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于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除了石漠公园,我们还有三大古寨,发展‘农文旅+’大有可为。”连南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三排镇党委书记房春红表示,连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瑶族文化源远流长,三排镇聚力探索创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把游客引进来,还要把大家留下来,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
“瑶家大院项目一期建设基本完成,28个房间已经投入试运营。”南岗村党总支书记唐春明告诉新快报记者,在工作队指导和支持下,去年成立了强村公司,汇聚多方力量,盘活闲置资源,建设瑶家大院,壮大民宿经济,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为瑶家大院引流,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点。”傅晓峰说,工作队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推动文旅出圈、增加消费留量方面下功夫,同时协助三排镇继续推进项目二期建设,其中,非遗保护园建成后,集中展示“耍歌堂”“长鼓舞”“瑶族婚俗”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把瑶家大院打造成最具瑶族特色的文旅综合体。”
聚力集智 稳步推动古寨焕发新活力
“等你的初衷不会变,但愿心与你相逢。”一首经典的《瑶族舞曲》,不仅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南岗村,感受到千年瑶寨的独特魅力。
欣赏“最炫瑶族风”,当属瑶族“耍歌堂”。三排镇油岭村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村民能歌善舞,被誉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瑶族文化传承基地油岭歌堂,村民唐大姐放下手里的绣活说,“在这里上班,比干农活轻松,有客人来,我们会表演歌舞。”
“看看老房子,风光还不错。”两名游客从大山深处的油岭古寨走出来,坐在路边的农特产品摊位旁歇脚,分享收获、意犹未尽。
新一轮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启动以来,工作队全力配合三排镇打造文化旅游特色镇,重点开发“三大古寨”为核心的瑶族文化民俗体验和康养休闲旅游项目,积极引入各类创新要素,稳步推动油岭古寨、三排古寨焕发新活力,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消费市场,让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三排镇连水村研学基地的建成,通过基地与国家石漠公园、三排特色村寨、中国瑶族博物馆等串珠成链、加强联动,助力连南文旅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们看中这里的瑶族文化,其次是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连水村研学基地由一所闲置学校改建而成,基地负责人陈伟对新快报记者说,基地已经具备入住条件,预计今年5月试营业,能同时接待500名学生和100名成人的食宿和研学、培训或团建活动。“基地不仅可以带动附近村民灵活就业,而且为三排镇带来每年15万元集体收入,还会按比例分红。”
富民兴村 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土特产
4月17日,通过工作队牵线搭桥,南岗村与清远市小飞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订500亩南瓜种植项目协议。
“我们找来企业订单,由强村公司发动村民种植南瓜,就是要带动大家致富。”工作队队员、驻南岗村第一书记陆景说,项目由企业提供种子和技术,并负责全部南瓜的回收,为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无独有偶,三排镇山溪村在工作队大力推动下,利用冬季闲置土地种植的马铃薯,今年4月底迎来丰收季。山溪村冬种马铃薯的成功,有效破解了冬季土地闲置的难题,探索出了一条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新路子,更为全镇乃至全县推广冬季种植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经验启示。
人勤地生宝。工作队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三排镇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培育乡村富民产业,扎实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根据相关数据,三排镇在全县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15万元。
三排村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在三排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指导与支持下,抢抓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机遇,引进农业企业连片开梯垦带种植油茶5000亩,辐射带动周边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打造瑶山油茶产业示范带,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壮大镇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让农民种好土特产,又能吃上‘文旅饭’。”傅晓峰表示,工作队将结合“三排所需”,继续发挥广州组团式帮扶优势,助力三排镇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奋力书写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三排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