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从母婴室到育婴室 育儿不再只是妈妈的事
日期:[2025-05-16]  版次:[A06]   版名:[新快观察]   字体:【
VCG/图

■天环广场母婴室设有洗手池和婴儿护理台。

日前,广州万菱汇商场的一幅大海报引人关注,海报上大写着“这个母亲节,请把母婴的‘母’轻轻撕掉”,下面标有“母亲节将母婴室改为育婴室行动”。同时,该商场将“母婴室”改造成了“育婴室”,商场的引导标识多了一个男性抱着婴儿的图标。

从母婴室到育婴室,一字之差,引发了市民与网友的广泛讨论。有肯定的声音认为,这是对育儿责任的一次“温柔重构”,强调育儿不仅仅是母亲的责任,更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的参与。也有声音认为,此举不过是个噱头,称呼不重要,需要提升的是母婴室的数量与质量。

在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到来之际,就此热点话题,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广州部分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并采访了有关专家,围绕公共场所亲子设施建设问题展开探讨。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陈慕媛

记者走访

母婴室配套设施参差不齐

日前,新快报记者来到万菱汇二层的育婴室,里面设有婴儿座椅,供出生5个月至2岁半能独立就坐的儿童使用,也有一处婴儿护理台、洗手池、皂液,能够满足家长的照护需求。

太古汇为亲子家庭准备的区域共9间设施,包括5间母婴室,3间家庭洗手间和1间儿童洗手间。这里拥有一处电子显示屏,能实时查看哪些隔间空闲。空间充满童趣,有巴士房、轮船房、鳄鱼房等,屋内装饰也契合房间主题名称,比如潜水艇房的洗手台柜子涂上浅蓝色,上面绘制了一艘潜水艇。

比较出圈的母婴室当属天汇广场,有网友称其为“广州最豪华母婴室”。这里有地下2层、地上6层建筑。记者留意到,除了1层和6层,其他楼层均配备了母婴室,且指引较为清晰,相对其他商场更容易找到。这里的房间通过抬手感应开门,使用按键上锁、解锁,可以声控调节音乐、加湿器、灯光、暖风机和加热器,还有润肤露、婴儿隔尿垫巾、抽纸、暖奶器等用品。相较于其他母婴室,这里多了一处提示标语“为营造良好的哺乳环境,男士及非哺乳人士止步”。

记者还走访了多家商场,有的称为“育婴室”,有些称作“母婴室”。名称虽有细微区别,但具体设施并无较大差异,都能满足日常育婴需要。比如天河城、天环广场,均设置了沙发座椅、婴儿座椅、婴儿护理台和洗手池等设施。

除商场外,记者走访发现,在公园等户外公共场所,由于环境所限,母婴室数量较少,设施配备相对简单。例如,二沙岛公园的母婴室与公园的男女卫生间、第三卫生间连在一块,虽然有独立的室内空间,但空气质量一般。不少家长反映,公园场地开阔,如果有母婴室的话,希望有更清晰的指引标识,方便找寻。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当前,广州母婴室建设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一些大型商场中,母婴室的硬件水平堪称“标杆”;而在一些公共场所,母婴室存在分布较少、硬件设施不到位、卫生环境差、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亟须改善与提升。

市民心声

在母婴室中设立独立的哺乳区

如何看待“母婴室”与“育婴室”之间的区别?不少市民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市民左先生认为:“育婴室的称呼更友好,强调了育儿责任的男女平等,打破带娃只是妈妈的事的刻板印象。”新手妈妈张女士表示,称呼的改变是其次的,重要的在母婴室中设置功能分区,“在开放区域设置换片台、洗手台等,奶爸奶妈均可以参与;独立母乳喂养区则可以保障哺乳的隐私性。”

还有市民反馈了一些细节问题,希望部分设施能升级改进。“博物馆里的母婴室有小浴盆,并配有淋浴头,想着‘挺有心’,可淋浴头里却没有水。”“美林天地东区的母婴室,只有半块屏风隔开哺乳沙发和换片台,隐私性无法得到保障,设计非常不合理。”“在商场有时会遇到母婴室被侵占的情况,有一次我在母婴室门口排队等了20分钟,结果里面走出来一位男性。”

“一些母婴室水龙头设计得不好,水压极大,水直接能溅到椅子上,希望在设计上多用点心”……

专家观点

育儿不只是“妈妈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

广东省妇联常委,广州创新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管委会主任、优势力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执行总监张茜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表示,近年来,广州母婴室在数量和硬件上进步显著,在国内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但她也指出,当前广州母婴室配套设施参差不齐、分布冷热不均的现象仍然存在,母婴室的清洁度、隐私性以及哺乳椅和尿布台的缺失也是常见问题。“比如机场、高端商圈的育婴室、母婴室设施都比较完善,受到宝妈青睐,使用率高且口碑好。但在地铁站、公园、老旧商场等区域,母婴室往往空间狭小、通风差、缺乏热水,甚至与无障碍卫生间混用,导致家长体验不佳。”

谈及商家将“母婴室”更名为“育婴室”的行为,张茜认为,称呼的改变背后是育儿责任重构的社会观念的转变,强调了父亲在育儿中的重要性,“名称变更后,男性照料者可能会更愿意进入,提升父亲育儿的参与度。”在张茜看来,这种命名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观念,促进育儿责任的平等分担。张茜强调,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是母婴室还是育婴室,“女性哺乳区域的设计必须要有,而且更要注重其私密性。”

针对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对育儿责任的支持和尊重,张茜建议,首先要完善配套设施,设置独立哺乳区域、提供隐私隔断;其次是示范引领,鼓励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率先升级为育婴室并树立标杆;同时,加强立法保障,加强社会监督。“硬件上完善分区和标准,管理上强化维护与监督,观念上推动平等与包容。”张茜说,如此才能让育儿不再只是“妈妈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支持的温暖行动。

链 接

广州出台全国首部母乳喂养促进条例

每年5月20日是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母乳喂养”理念。在母乳喂养方面,2019年,广州出台全国首部母乳喂养促进条例——《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于2020年3月正式实施。

条例规定,职场妈妈每天享一小时哺乳时间,同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建设满足妈妈们哺乳需求的母婴室,规定公共场所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者日人流量超过1万人次的,应当建设母婴室。

条例还对公共场所母婴室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应当独立设置,满足通风采光的要求;要配备专用哺乳椅、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保护椅等设施;哺乳区域采取必要的隐私保护措施等。

条例实施5年多来,广州已经实现重点场所母婴室全覆盖,公共场所的母婴室总量突破了2000间,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2021年,广东省发布《母婴室安全技术规范》,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从安全角度出发对母婴室进行规范的标准,按面积和应配置配套用品情况,该技术规范根据室内面积将母婴室划分为ABC三类,并对其哺乳设施、换尿布设施、配套用品及功能分区作出了标准要求。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