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自媒体培训黑产链:假陪跑真“杀猪”
今年春天,在北京一家大厂上了10年班的摩飞萌生了辞职的念头,她希望在自媒体的市场里分一杯羹。为了推进这件事,摩飞在网上报了一个199元的“起号培训班”,但她付完钱才发现,“起号培训班”的课程里没有任何营养,所谓的“起号陪跑”不过就是继续卖课的幌子。
■新快报记者 王敌
1
199元买完两节课 对方又搬出4999元课程
摩飞关注的培训博主是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平时在社交网络上,她除了发布自己生活状态的视频之外,就是直播带货。在直播带货的过程中,她表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大V,并且透露她知道有一个“起号培训班”,两节课的费用只要199元。
“不到200块钱,就算没学到什么,也不算亏。”摩飞说,看到199元的价格,她有点心动。可是买了课程后才发现,这个课程其实很“坑”。
摩飞说,花199元买的两节课,课程都是录播,并且说的主要内容都是两性关系。“授课老师看起来没什么水平,字里行间都在煽动男女对立,我原本以为最多就是学不到东西而已,但听完课之后才察觉它带给我很多焦虑。”
很快,摩飞意识到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两节课上完之后,大V表示,想真正成为大V,只听两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得上更专业的培训课程,而专业的课程费用为4999元。摩飞说:“培训班的意思是,只要再买4999元的课程,培训班不仅会教你怎么做,还会帮你起号,而且全程‘陪跑’。”
所谓“陪跑”,就是在起号的过程中,培训班会全程协助学员们,帮忙推广、引流、涨粉等。然而,摩飞对此产生了疑虑,“199元这两节课,我什么都没学到,还平添不少焦虑,我再花近5000元买课,就真的能成为大V了吗?”
摩飞担心所谓的“起号陪跑”就是骗学费的噱头,因此她不再续费买课。“这些自媒体培训班要是真的有时间和耐心‘陪跑’,他们自己做大V不是能赚更多吗,何必卖课呢?”摩飞说。
2
月入万日入千? 为招揽网友进行虚假宣传
摩飞没有续费买课,但花了大价钱买课的人并不少,摩飞的朋友北北去年大学毕业后,花了3980元买了某自媒体的培训课程。
“推销课程的时候,对方说得天花乱坠,说只要跟着他们学习自媒体,月入一万轻轻松松,干好了每天都能进账上千元。”北北表示,对方晒出了很多学员几天就赚几千元的截图,她忍不住就付了3980元买课。“买了课之后才发现都是录播视频,而且教的都是怎么搬运、洗稿,还发来一大堆资料,我看不懂,去问他们,结果没人理,我这才意识到上当了”。
北北表示,她以前以为做自媒体很容易,上过当之后才发现这里面水很深。“对方就是虚假宣传,抓住了一些人急着赚钱的心理(骗钱)。”
同样上过当的老王向新快报记者透露,家住深圳的他在去年底花了1600元买了一套自媒体副业培训课程,他想着借用业余时间赚点外快,看到网上有相关课程,“商家吹得天花乱坠,说每天只需要有一两个小时的零碎时间,按照他们的思路做短视频,一个月赚万儿八千块不成问题”,他一时心动就买了课,而且每天都用心听课、做笔记,还按照要求在多个平台注册账号起步。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老王一共只在平台赚了10元,而且每个账号的粉丝量都不超过300。“我在课组群里表示质疑之后,就被踢出了群。”
和老王一起买课起号的阿琳也因为质疑而被“拉黑”。“我只是想做点副业,但培训班总是跟我说要勇于‘擦边’,露点肉才能火。”阿琳说。
3
AI起号成新骗术 以假乱真存在误导风险
新快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多个社交平台都涌现大量以“AI三天起号”为噱头的自媒体培训课程。这些标榜“零门槛、高收益”的课程通过虚构成功案例、兜售标准化模板等手段吸引学员,实则形成包含账号交易、课程营销的灰色产业链。
在某育儿短视频账号上,大量类似内容打着“外国幼儿教育专家”旗号输出观点。这些看似专业的视频里,有不少说法都暗藏误导风险。实际上,这些所谓“外国专家”是AI生成的虚拟形象,但在一堂培训班的视频教学课程中,这AI账号却是导师口中的成功起号案例。
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起号教程的思路基本一致:仅需要借助两三个AI工具,按“文生图、图生图、图生视频”的标准化流程,几分钟就能制作一段视频,至于视频中的人物说的是什么,完全取决于用户写了什么,哪怕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培训机构标榜的“成功案例”往往暗含商业套路。某视频平台的调查数据显示,约65%的AI速成账号在积累初期流量后,会删除原始内容转型带货;另有近三成账号直接成为课程推销工具,通过伪造粉丝互动数据吸引新学员。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培训已衍生出多重风险,不仅容易引发肖像权、著作权纠纷,也涉嫌投机倒把的行为。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的林律师表示,网络上众多自媒体培训机构虽声称能提供专业培训,但其经营资质和培训资质往往难以核实。“这种网络卖课很可能存在非法经营、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如若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向市场监管局或公安机关举报,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林律师说。
4
抓住大众赚外快心理 某些自媒体培训成黑链条
今年2月,赣商问政平台接到举报,举报人小卢称自己被江西好学微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诈骗”,该公司的教学服务内容涉嫌虚假宣传,服务承诺不予兑现,之后的退款过程阻力重重。
小卢说,他没读过大学,之前几年一直做餐饮行业,收入还算稳定,但是工资只能养活自己,“没有学历,找个体面的工作就比较难,听他们说零基础(做自媒体)能赚大钱,脑子一热就付了款”。
抓住大众想赚外快的心理,是自媒体培训班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而在短视频爆炸式增长的当下,自媒体培训甚至已经成了一条黑色的“产业链”。
今年5月初,央视新闻报道,浙江宁波的张女士在刷短视频时收到私信,对方自称网红孵化基地“客服”,并称“只要买499元的课程,就能赚取高额收益”,还承诺帮客户吸粉成“网红”。
张女士操作后,账号只新增了一些“僵尸粉”,此后诈骗团伙又称需要“导师”来匹配更优质资源,并以各种“话术”诱导其先后投入超过10万元,最终张女士意识到上当而向警方报案。警方调查发现,该网络犯罪团伙利用数十个“僵尸”公司,依托某短视频平台寻找目标对象,以“孵化网红”为幌子,设置多重套路进行诈骗。
经过侦查,警方最终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人,当场扣押涉案手机189部、电脑145台,冻结银行卡200余张、冻结资金1000余万元,涉案金额流水达1.8亿元。
警方透露,目前已经在全国发现几万名类似案件的受骗人员,且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涉案金额超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