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产业“造血”项目,举办科普惠民活动,谋划下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百千万工程”加快见效新举措……5月12日-13日,广州市派驻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四家组团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科技局、广州市科协、广州大学负责人齐聚广福镇调研,蕉岭县副县长,广福镇负责人及组团单位相关人员一同参加了调研,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加油鼓劲”。
■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通讯员 郭勇 原泽知 赵焱 康忠理
广调研
全面了解强镇兴村富民帮扶效果
调研组先后参加了“白芨优质种苗繁育及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实地调研了“造血”项目“广福镇叶田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广州大学桃花源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天文望远镜项目,专题研究了广福镇文体广场增光添彩提升方案。
在调研地铁集团捐资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过程中,各组团单位负责人详细询问了解该项目的设计、施工、并网、运行等情况。该项目正式投入并网发电后,预计每年可产生25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助力壮大广福镇、村集体经济。该项目建设在食用菌生产工厂的屋面上,工厂可以优先、优惠使用电能,为食用菌工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进入大湾区奠定了基础。
在广福镇文体广场现场,专题听取了地铁设计院关于广福镇文体广场“增光添彩”提升设计方案,并与广福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深入研究和部署后续建设安排。该项目是在2023年地铁捐资完成文体广场改造后的又一次提升,将结合实际对文体广场增加一些元素,丰富广场与周边环境的装饰,将其打造为当地群众更为喜欢的文体活动中心。
在广东华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芨优质种苗繁育及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产业专题调研中,调研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韦坤华教授对项目进展的汇报,并对梅州白芨等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新型种苗培育、产品创新开发、销售链条网络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目前,广东药科大学已为华鸿生物培育筛选出700株适应梅州当地气候环境的新型高产抗病白芨幼株,预计可将最长为4年的成熟期稳定地缩短至3年。未来,广东药科大学还将与华鸿生物联手开发皮肤修复乳霜、口腔喷剂等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探索建立产学研转化联合实验室,不断强链补链延链。
在蕉岭广福学校,调研组一行与学校师生共同参加由广州市科协指导、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承办的“科普大篷车”主题科普活动。同学们通过各类道具设备探索科学奥秘,兴致勃勃地观看机器狗的精彩演出。“科普大篷车”系列科普活动是广州市科协驻镇帮镇扶村的品牌活动之一,先后在广福镇开展了9期巡展,惠及师生逾4000人,此次还扩大到蕉岭县华侨中学、梅州市科技馆等地开展。六一儿童节将至,广州市科协联合广州市合力科普基金会为广福学校捐赠540余份书籍及文具,价值12000元。
调研组还调研了广州大学桃花源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天文望远镜项目及大坝村河渠修复情况和防灾进展,实地了解基层治理、非遗豆干产业及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详细了解办公设施建设及“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在调研中,肯定大坝村在矛盾调解、民生服务中的创新实践的成果,并强调要发挥学校电商实践基地优势,助力农产品线上推广,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深交流
携手发挥组团优势放大帮扶效能
在两天的活动中,调研组看望慰问了工作队队员,与县、镇、组团单位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蕉岭县副县长周锐明、广福镇党委书记陈国政分别介绍了蕉岭县情、广福镇情以及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相关情况,对组团单位长期以来的帮扶工作表示高度肯定。
针对后续工作,调研组指出,未来将依托广东省、广州市农村科技资源,更好地助力梅州中医药产业和相关种植业转型升级,深化对口帮扶,进一步完善帮扶机制,创新帮扶举措,持续深化“党建共建+智力帮扶”模式,重点推进教育赋能、文化振兴与科技成果转化。调研组表示,希望各组团单位务实笃行,紧紧围绕“广州所能、梅州所需、当地所愿”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好各自优势资源,出实招、用实力、见实效,有序推进2025年工作计划落地。要加强与县委、镇委的沟通,一同持续挖掘适合当地的产业路径,加快发展。要加强前方工作队和后方专责小组的沟通,加强各组团单位间的沟通协调,发挥组团优势,放大帮扶效能。
组团单位还与广福镇留畲村、叶田村、大坝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