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发布多个临时仲裁服务规则和举措
日期:[2025-07-17]  版次:[A05]   版名:[时政]   字体:【

打造大湾区标杆

新快报讯 记者毛毛雨报道 7月16日,广州仲裁委员会南沙国际仲裁中心(简称“广仲南沙中心”)与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简称“南沙法院”)联合发布《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临时仲裁服务规则》(简称《规则》)、《南沙促进国际商事海事临时仲裁服务七条举措》(简称《七条举措》)。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部系统规范临时仲裁辅助服务的专项规则及支持举措。

构建覆盖临时仲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临时仲裁因程序灵活、成本可控,是国际通行的争议解决方式。广州仲裁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赵福红表示,大湾区企业跨境纠纷多,传统仲裁有时不够灵活。临时仲裁国际认可度高,就像商事仲裁的“国际通行证”,能快速接轨全球规则。“一方面能够给企业提供比诉讼更快、比传统仲裁更灵活的纠纷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南沙模式’向世界输出中国智慧,提升我们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话语权。”

广仲南沙中心基于已有实践探索,参考国际通行惯例,制定并发布《规则》,联合南沙法院发布《七条举措》,直面临时仲裁实践痛点,填补制度空白。

《规则》首次构建了覆盖临时仲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提出“一套体系、两个人才库、快速响应、程序转化、边界清晰”的五大创新机制,为全球商事主体提供“中国方案”。

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国际商事主体对高效、可信赖临时仲裁服务有着迫切需求。广仲南沙中心构建覆盖临时仲裁全流程服务闭环。该体系系统整合了从仲裁庭组建、程序管理、临时措施、文书送达、资金托管到程序柔性转化、裁决执行协助等关键环节,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解决了目前临时仲裁因部分配套服务缺失导致的“程序孤岛”困境。

《规则》将碎片化的临时仲裁辅助服务升格为标准化、可预期、可操作的完整制度框架。十大服务环环相扣,不仅细化临时仲裁的操作细节,更前瞻性纳入程序转化、资金智能托管、裁决执行协助等创新机制,为复杂国际争议提供“端到端”保障。

该“一站式”服务框架的建立,标志着南沙服务临时仲裁规则从此迈入制度化、标准化、可预期的新时代,为全球商事主体提供了高效解决复杂跨境争议的“南沙方案”。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