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点单式”精准服务打造家庭教育新模式
日期:[2025-07-21]  版次:[A04]   版名:[粤黔协作]   字体:【
■参与培训人员合影。

培训活动现场。

安顺西秀“下单” 广州南沙“上菜”

近日,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巾帼传薪火·家庭润西秀”家庭教育巾帼宣讲员暨爱心妈妈赋能培训活动举行。这场由广州市南沙区巾帼志愿者协会与西秀区妇联联合举办的培训,是两地东西部协作的又一创新实践。自2021年结对以来,两地以“小资金撬动大变化”的理念,投入东西部协作专项经费,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家庭教育薄弱问题提供了“西秀方案”。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通讯员 苑庆磊

“点单式”精准服务

按需配送解渴资源

“南沙区巾帼志愿者协会讲师团的到来,是西秀区‘点单’的结果。”西秀区妇联主席邱云梅笑着介绍。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贵州不少农村地区家庭教育面临“空心化”挑战,留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疏离等问题突出。

“我们在心理健康、防性侵教育等领域虽已组建师资队伍,但仍存在专业师资不足、覆盖面有限等短板。”邱云梅坦言。

如何补齐短板?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安顺工作组西秀小组(下称“西秀小组”)给出的答案是:西秀“点单”,南沙“上菜”。西秀小组迅速联动广州市南沙区巾帼志愿者协会“接单”,引入南沙区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业师资力量,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促成项目落地。

今年5月12日,西秀区家庭教育宣传周暨东西部协作“广州南沙·安顺西秀空中连线·共促家庭教育”项目正式启动。讲师团为初一和高一学生家长讲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并对76名教师进行女童保护、防性侵专业培训。

“从‘碰撞’出火花到项目落地实施,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邱云梅介绍。

“空中线下”融合赋能

跨越千里零距离

“培训内容新颖、实用,对后续开展家庭教育宣讲很有意义。”学员杨春艳说出了大部分学员的心声。

据南沙区巾帼志愿者协会特聘专家冯德泉介绍,培训包括情绪认知与觉醒、角色互换、家庭教育与体验、父母身份、故事演讲九宫格等课程。“经过培训,学员们的舞台表现力、宣讲说服力、控场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冯德泉说。

参加本次培训的48名巾帼宣讲员由每个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中选派的精干力量组成。“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将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复制’到社区,壮大家庭教育的基层力量。”邱云梅说。同时,南沙区巾帼志愿者协会会长黎月欢通过直播,将现场传递给西秀区800多名“爱心妈妈”。

本次培训采取“3+6+6”模式,线下3天集中面授结束后,将有6场线上辅导和6场线下实战课程,用来检验学员们的学习成果。

通过“空中线下”融合赋能的创新模式,在5月12日讲师团第一次活动上,西秀区通过线上分别组织了60个和53个分点对初中、高中家长进行培训,上万人参加,反响热烈。

培育“四支队伍”

构建带不走的长效力量

在西秀小组的全力支持下,西秀区准备设计打造“四支队伍”,构建“家校社”多维联动体系,实现家庭教育服务覆盖全区所有乡镇。

“首批参加女童保护、防性侵培训的76名教师,填补了初中、高中和职高相关领域空白,构成第一支专业队伍。”邱云梅介绍,48名家庭教育巾帼宣讲员和800余名爱心妈妈构成第二支服务社区的力量。

此外,西秀区年内将从教育系统选派130名安全员赴南沙接受专项培训,提升校园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组成第三支队伍;从各级院校遴选50名从事心理辅导但尚未获证的学员,由家庭教育家协会、安顺学院等机构培训,形成第四支队伍。

“我们很早就与安顺学院合作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提供咨询和特殊案例解决方案。”邱云梅表示,未来还将全面联动社会力量。

“这场家庭教育接力赛没有终点。”邱云梅信心满满。从“南沙经验”到“西秀实践”,两地正书写着东西部协作的温暖篇章——用专业与爱,为山区孩子点亮成长的灯塔。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