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育儿补贴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 2022年元旦起出生的均能享受
日期:[2025-07-31]  版次:[A03]   版名:[要闻]   字体:【
2022-2024年各月份出生婴幼儿申领育儿补贴金额对照表 (单位: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民生保障现金补贴。

在国新办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公众关心的热点作出权威回应。

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

据透露,关于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主要考虑是,0-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家庭养育特别需要支持的重要时期。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提供生育支持,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结合我国发展阶段和财力状况,育儿补贴制度覆盖3岁以前的婴幼儿养育阶段。

育儿补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实施育儿补贴制度,体现了四个原则:

改善民生、惠民利民。育儿补贴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放育儿补贴“看得见”“摸得着”,有助于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

统筹衔接、保障公平。育儿补贴不分城乡、民族、区域,也不分一孩、二孩或者三孩,实现三孩生育政策下家庭支持的全面覆盖,确保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平等享受补贴待遇。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育儿补贴制度统筹考虑人口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补贴范围和标准,确保财政可负担、政策可持续。量力而行才能行稳致远。

安全规范、简便易行。育儿补贴申领最大限度精简材料、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方便群众。通过全国统一的线上申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办、一次办,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都可以通过线上申领。

今年安排900亿元实施补贴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司长郭阳说,按照部署,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今年初步安排预算900亿元左右。对于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补贴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对地方予以补助,中央总体承担约90%。

近期,财政部还将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育儿补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监督具体要求,细化规范资金下达流程。两部门将对补助资金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做好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确保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方案规定,对按照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此前,国家已出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扣除标准为每孩每月2000元。

“这些政策配合育儿补贴制度,将综合发挥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的作用。”郭阳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郭燕红介绍,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

育儿补贴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国家已通过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延长产假至158天及以上、设立父母育儿假、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等措施,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取得积极进展。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确保已有政策落地见效。同时,加强前瞻性研究和政策储备,持续充实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谁能领?领多少?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介绍,根据《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同时,育儿补贴的发放对象也包括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的不满3周岁婴幼儿,这部分婴幼儿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202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都可以领取育儿补贴。

针对部分地方发放育儿补贴大多只针对二孩、三孩,多数一孩家庭无法享受的情况,王海东表示,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将一孩纳入育儿补贴范围,这一调整基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一孩家庭是育儿家庭的主体。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中,一半以上是一孩,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实现育儿补贴制度广覆盖,能够全面惠及育儿家庭;

另一方面,生育是一个家庭的大事。生育一孩是家庭生育的起点和基础,也是特别需要支持的关键阶段。给一孩发放育儿补贴,可以改善家庭的生育体验,减轻家庭的养育压力,也有利于家庭的再生育考虑。

何时领?

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怎么领?

育儿补贴申领以家庭为单位,由申领家庭确定1名申领人,应当是婴幼儿父母一方,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其他监护人。

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大数据比对校核,申领时只需提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婴幼儿身份和抚养关系的必要材料。

育儿补贴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申领入口。公众可通过多个渠道,使用手机线上便捷办理,实现育儿补贴申领“不出门、随手点、轻松办”。

同时,保留了线下办理渠道和人工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线上申领的群众,可到婴幼儿户籍地乡镇、街道办理。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办理渠道。

发放

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鼓励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或婴幼儿的社会保障卡发放。

(新华社、央视)

走访

“补贴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很有力的支持”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广州很多有娃家庭倍感惊喜。

王先生家有一个将满3个月的“小棉袄”。据他粗略统计,女儿目前每月奶粉尿片支出在六七百元,育儿补贴一个月为300元,可以减轻近一半的负担。至于育儿补贴会不会“刺激”他们生二胎,王先生表示,补贴是一方面,带两个小孩的人力付出对于双职工家庭远不是简单“1+1=2”,可能还需要在托育、医疗方面有更多的助力才行。

已经在计划二胎的李女士对于补贴表示“举双手欢迎”。她回忆道,大娃基本都是纯母乳喂养,所以支出的大头是尿片,补贴金额大概能够应付这方面的支出。她认为,育儿补贴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很有力的支持。

上个月结婚的邓女士暂时还没有要孩子的想法,但她对育儿补贴政策同样很满意,因为“感觉到了国家在发力帮助育儿家庭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如何提高生育意愿,邓女士表示,最重要是要让双职工在不麻烦长辈的前提下就让孩子得到好的照顾,她建议要给予男性多一些陪护假,这样女方回归职场时男方可以接力带娃,提高男性养娃的参与度,也能增加女性在职场的竞争力。

链接

广州此前多个村社发布婚育奖励政策

广州多个村、经济社此前公布各自的鼓励婚育政策,包括天河区猎德村、番禺区傍江东村和新水坑村,黄埔区下沙经联社和南基经联社、白云区南岭村等。

本月初,记者从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获悉,初婚奖励、生育补助等方案实施了仅几个月时间,南岭村覆盖村民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再次重磅升级。

南岭村率先实施“村社双轨惠民”政策,即在南岭经济联合社实施的初婚奖励、生育补助、重疾补助、离世慰问四大福利基础上,推动其下辖12个经济社表决实施同等标准的奖励和补助,使符合条件的村民可享受的福利叠加。

以婚育奖补为例,如果初婚夫妻双方均为南岭联社户籍股东成员,此前只享受联社最高4万元奖励、生育三胞胎一次性补贴6万元的福利,合计10万元。新惠民政策实施后,可以同时享受村社两级奖补,婚育补贴金额将分别翻倍至初婚最高8万元、生育最高12万元,合计20万元。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林翠珍)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