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误入内河中华白海豚 被救援人员找到了!
日期:[2025-08-01]  版次:[A06]   版名:[城事]   字体:【
腾讯元宝AI生成

■7月31日下午,中华白海豚现身洛溪桥附近水域。

●此前有中华白海豚遭遇不测,因此引发市民担忧

●对获救中华白海豚检测之后,有关部门将作通报

好消息,让不少市民记挂、在广州多个水域游荡的中华白海豚,被找到了!

新快报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称,7月31日20时30分,救援人员成功捕获误入珠江的白海豚。据介绍,白海豚的体征状况需等待相关部门与水产专家进行检测,确认后作进一步通报。

7月25日,有市民在广州市白云区江高公园流溪河水域疑似发现一头中华白海豚,并将相关线索上报给相关部门。这头迷路白海豚从江高一路向南,7月29日出现在金沙洲大桥附近。7月31日又出现在洛溪大桥附近。

上一次广州水域发现中华白海豚还是2023年底,当时,市民数日后在江边发现一疑似中华白海豚尸体。相关专家表示,根据以往经验,救助误入内河的中华白海豚十分困难,因此这次迷路的中华白海豚再度引起市民关注。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摄影:新快报记者 观显锋

踪迹

三次现身均在不同水域

记者从白云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7月25日上午发现中华白海豚游入白云区流溪河水域后,白云区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岸、江联合巡查监测,但该水域分支较多,因此难以判断中华白海豚的去向。只能继续关注群众反馈的信息并及时处置,同时呼吁沿岸群众、垂钓爱好者、渔民朋友,切实做好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禁止在中华白海豚出现的水域进行捕捞。

7月29日下午,又有市民在金沙洲大桥附近发现中华白海豚的身影。目击者陈小姐回忆,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中华白海豚在金沙洲大桥与广州地铁六号线高架桥之间的水域徘徊逾一个小时。有市民第一时间向金沙街道反馈情况,但当工作人员赶到时,中华白海豚已朝广州市区方向游去,无法追踪其行进路线。

7月31日下午,又有市民在洛溪大桥附近水域发现了中华白海豚,这次中华白海豚离岸边更近,围观市民更多。相关部门也迅速行动,现场有工作人员在小船上一直留意中华白海豚动向。直至傍晚时分,中华白海豚消失在水面,不过现场参与救援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方亮介绍,通过仪器跟踪到了中华白海豚的情况。

据介绍,从拍摄到的视频可以看到,该中华白海豚体表可见明显褐色斑块,即健康状况较差。

研判

可能迷路了处境很危险

公开信息显示,中华白海豚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域的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东印度洋,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珠江口就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种群,数量超过2000头。这只白海豚应该是从珠江口沿着河流游上来的,属于误入内河,这种案例不算罕见,每年广东都有好几起。

据介绍,误入内河的白海豚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首先它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其次是一般年龄较大、身体已经衰老的个体。它可能是因为追逐食物或某些原因进入内河,又因为身体机能老化,感知环境的技能退化而找不到方向,在内河越走越远。值得关注的是,淡水并不是它原来生存的环境,因此它在这里待得越久越不利于生存,越往后会越危险。根据以往经验,对这种误入内河的海豚的救助是很困难的,成功率很低,不过救援人员都会尽最大努力。

据了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成立了鲸豚保护团队,专门从事海洋鲸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最近几十年都持续研究广东沿岸特别是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种群,对其现状、种群动态进行跟踪监测。

救助

重回大海是其最好出路

方亮告诉记者,中华白海豚进入内河并非罕见现象,在今年2月,就有市民在北江石角渡口至清远水利枢纽段发现过一只中华白海豚。方亮介绍,从体色来看,大部分误入内河的白海豚为纯白色个体,多处于中老年阶段,这一年龄段的白海豚误入内河的频率相对较高。“这些误入内河的白海豚,大多会沿着河流向上游行进,直到遇到阻碍才停下,且极少能主动游回大海。”至于它们逆流而上的原因,目前尚未有共识性的研究结论。

方亮同时呼吁,市民如果发现白海豚踪迹,建议第一时间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珠江两岸群众数量众多,及时的信息反馈能帮助相关部门更精准地追踪白海豚,为救援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针对误入内河的白海豚,救援方案会根据其自身状况及河道情况综合制定,主要有三种方式:若白海豚距离入海口较近,可采取驱赶方式将其赶回大海,此前已有成功案例;若距离入海口较远且难以通过驱赶返回,会考虑实施捕捞救援;若其身体状况良好且有游回大海的趋势,也可以采取引导式驱赶。

回顾

两年前误入珠江水域

那头中华白海豚,死了

2023年11月6日,有市民反映有中华白海豚误入珠江水域。11月8日,它出现在白云区石井河一带,工作人员观察到它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水里,速度较快,体型较大。同时,多部门动态监测它的活动轨迹,希望尽全力护送其安全“回家”。

11月9日,有市民在金沙洲滨江公园附近拍摄到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第二天,有市民在金沙洲大桥附近的珠江水面发现它身影。此后几日,它又一度失去踪影。在此其间,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应急处置小组曾几次组织打捞救助,均未成功。

11月13日下午,令人揪心的消息传来——有市民在珠江水面发现一疑似中华白海豚尸体,相关图片引发关注。13日18时,广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应急值班室接报称,有市民当天下午在广州市海珠区太古仓游艇码头发现一疑似中华白海豚尸体。19时30分,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应急处置小组抵达现场并对码头及周边水域进行检查,但未发现上述中华白海豚尸体。随后,工作人员在码头走访调查,多名群众反映曾在当天下午发现一中华白海豚尸体,后随珠江退潮朝下游方向漂流。经现场研判后,应急处置小组组织2艘执法快艇继续对游艇码头上下游水域进行搜寻。此后相关部门再无发布关于中华白海豚的消息通报。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