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驻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工作队:强化“双招双引” 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日期:[2025-08-12]  版次:[A05]   版名:[广清协作]   字体:【
▲松林村“松林小筑”乡村民宿。

游客带娃到大崀镇美丽乡村打卡。

广清指挥部副指挥长贺进云到紫苏种植基地调研。

■工作队到沙田村走访藏香猪养殖基地。

▲松林村西洋菜种植基地,村民在田间摘菜。

■坑塘村果园,果农把采摘的鹰嘴桃挑下山。

编者按

省会带地市,广清起新篇。

2021年7月,广州130名援派干部肩负重托,奔赴清远24个镇,投身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2024年7月,广州新一轮98名援派干部接力前行,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清远走深走实。几年来,广州援派干部,以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干劲、敢于突破创新的闯劲和持之以恒的韧劲,一茬接着一茬干,与清远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奏响了一曲和美乡村协奏曲。今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新快报特推出“广清驻镇帮镇扶村”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村企共建乡村民宿,强强联手发展林下经济,消费帮扶助力山区农产品直达大湾区餐桌……在近日举行的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百千万工程”项目签约仪式上,不仅展示了大崀镇乡村振兴成果,更播下了产业兴镇、强村富民的种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广州市黄埔区驻大崀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入驻以来,始终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立足大崀镇绿水青山最大优势,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鼓励各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探索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径,为大崀镇乡村全面振兴筑牢硬核支撑。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引入活水源头 搭台播下产业兴镇种子

“我们通过工作队牵线搭桥,和阳山旱地西洋菜有限公司建立稳定供应关系,让阳山西洋菜走向更大市场,同时推进西洋菜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在大崀镇“百千万工程”项目签约仪式上,广州市香雪制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带来的西洋菜蜜首次亮相,吸引了许多人尝鲜。

今年,在工作队协调推动下,广州开发区商务局带领香雪公司等大湾区优质企业和黄埔区餐饮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组团到大崀镇进行实地考察和对接交流,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群众受益。”驻镇帮镇扶村如何破题?大崀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工作队队长陈亚富用二十个字给出了答案。立足大崀所需,工作队充分发挥黄埔所能和组团帮扶单位所有,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力度,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下沉乡村,为大崀镇高质量发展引入活水源头。

借助大崀镇和工作队共同搭建的合作对接平台,松林村强村公司与英德市果然居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松林小筑”乡村民宿,并与广东新农人农业科技公司签约,加快推动山区农产品直达大湾区餐桌;沙田村强村公司与清远市富甲一方农业有限公司签约,规划建设集中草药种植、加工、研学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与此同时,广东金顺农村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引入诺生集团,合力推进阳山县“水之尚”山泉饮用水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阳山县粤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广州景达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索“油茶林+阳山鸡”生态共生模式,发展林下经济立体循环种养项目。

“我们迎来了一批并肩前行的发展合伙人,共同播下产业兴镇、强村富民的种子。”大崀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在项目签约仪式上致辞时表示,“签约只是第一步,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打造“一村一品” 消费帮扶助力山货入湾

“年年都来摘桃,每天100多元,老板包吃包住。”位于大崀镇坑塘村的鹰嘴桃生态果园里,务工的李大姐和姐妹们分工协作,忙着采摘鹰嘴桃。村党总支书记马国威告诉新快报记者:“全村水果种植面积加起来有2000亩左右,包括砂糖橘、鹰嘴桃、三华李、水晶梨等,年产值约2000万元。”

近年来,阳山县紧抓清远市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机遇,清远鸡(阳山鸡)、清远丝苗米、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等阳山五大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松林村的西洋菜、沙田村的跑山猪、振民村的紫苏、坑塘村的水果、大崀村的中药材、茶坑村的茶叶……”陈亚富表示,工作队立足大崀镇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鼓励全镇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形成乡村产业“各美其美”、联农带农“美美与共”的发展新格局。

“一个上午,已经接了超过4000盒(紫苏叶)的订单。”在大崀镇振民村的紫苏种植基地,村党总支书记冯路瑶用数据来说明产品的受欢迎程度。随着订单纷至沓来,目前基地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足,“本地劳动力不够,要到大崀镇周边找人。”

消费帮扶是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去年中秋节前,工作队组织企业带着特色产品参加“黄埔月・连州・大崀情——中秋雅韵集市活动”,推动大崀镇优质农副产品出山入湾。

接着,工作队争取黄埔区相关部门大力支持,获得广州国际灯光节黄埔分会场两个免费展位,动员大崀镇村干部和强村公司亮相灯光节,带来的西洋菜、黄金百香果、阳山菜心等特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也为村集体作出了贡献。”陈亚富表示,通过探索健全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给村集体和农民。

盘活沉睡资源

探索农文旅体融合新路

修旧如旧的牛栏咖啡前,人工打造的小桥流水受到小朋友的欢迎,孩子们光着脚丫跳进水里嬉戏玩耍,大人也深受感染,加入其中……位于松林村内的“松林小筑”乡村民宿开张首日,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去年,我们协助大崀镇引进入选广东省金宿级乡村民宿名单的果然居民宿品牌,与松林村强村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乡村民宿标杆。”陈亚富表示,工作队积极协助大崀镇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资源活化利用,盘活乡村沉睡资源,探索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新路径,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去年10月,2024年全民健身主题阳山系列活动——大崀镇“湖光山色·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徒步活动在松林村举办,吸引了近千人踊跃参与,一起走进诗与远方的乡村画卷。参与者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明年可以继续举办。”

“我们计划与民宿联手,让游客到茶山来感受湖光山色,体验采茶、炒茶,把亲手制作的高湖茶带回家。”在大崀镇茶坑村,阳山茶坑高湖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池富山说,茶园紧邻茶坑水库,种植面积约300亩,高湖茶作为茶坑四宝之一,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不断拓宽出山入湾的销售渠道。

绿水青山是大崀镇最大的优势。今年阳山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提振发展全域旅游”,巩固提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旅游目的地。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未来。大崀镇加快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激发全域旅游发展活力,其时已至、其兴可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