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无人机事件牵动俄乌局势敏感神经
日期:[2025-09-12]  版次:[A11]   版名:[天下]   字体:【
■9月3日,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法国总统马克龙(中右)与来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中左)共同会见记者。 新华社发

●欧美:俄方想要借此试探北约防御能力并放大北约内部分歧

●俄罗斯:否认无人机来自俄方,认为此事再次体现北约蓄意反俄立场

据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9日夜间,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波兰军方紧急处置并击落部分无人机。波兰和北约方面称无人机来自俄罗斯,并据此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进行紧急磋商。

这次波兰领空“无人机事件”引发对俄乌冲突外溢的担忧。欧美舆论称,俄方想要借此试探北约防御能力并放大北约内部分歧。俄罗斯方面则否认无人机来自俄方,认为此事再次体现北约蓄意反俄立场,指责有关国家试图阻挠俄乌停火谈判。

哪国无人机?双方各执一词

波兰方面说,9日夜间至10日凌晨共探测到19起“不明空中目标”进入领空,波军方击落部分目标。波兰总理图斯克称,进入波兰领空的是俄罗斯无人机。

一些西方媒体认为,这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国家首次在其领空直接与俄方装备交火。

这一事件引发北约多国反应。北约秘书长吕特说,波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军机以及德国防空系统均参与到应对行动中。捷克国防部表示,今后几天将向波兰派遣三架直升机协助防御。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10日指称俄罗斯对欧洲空域发动自俄乌冲突以来“最严重的侵犯”,并表示“俄罗斯的战争行动正在升级”。

俄方对此予以否认。俄罗斯驻波兰临时代办安德烈·奥尔达什说,波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这些无人机来自俄罗斯。

俄国防部10日发布通报说,俄方过去一昼夜对乌克兰境内军工企业发动大规模打击,但未计划打击波兰境内目标。俄外交部同日说,波方所称进入波兰境内的无人机最大飞行距离不超过700公里,尽管波方说法明显自相矛盾,但为了向有意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的各方全面澄清事件真相,俄方愿与波兰磋商。

此前,波俄之间出现过类似争议事件。2022年11月,波兰东部发生爆炸,有波兰媒体称爆炸由俄方导弹造成。不过,北约在紧急会议讨论后表示,爆炸很可能因乌克兰防空导弹引起。

路透社报道,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周边国家曾报告过“俄方”导弹或无人机偶尔进入其领空,但未出现如此大规模情况,也没有报告显示这些目标曾被击落。

启动“第四条” 北约集体“示威”?

无人机事件发生后,波兰提请北约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北约各国10日因此条款进行紧急磋商。法新社报道,这次磋商成为北大西洋理事会一次常规会议的组成部分。

《北约》第四条规定,当任何一缔约国认为其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据报道,这是北约迄今第8次启动这一条款。首次启动是在2003年2月,土耳其提出北约讨论与伊拉克相关问题。

近年来,北约国家围绕乌克兰危机已多次启动第四条。2014年3月,波兰因克里米亚危机向北约提出启动第四条。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保加利亚、捷克、爱沙尼亚等国提请北约启动第四条。

分析人士认为,《北约》第四条的设立旨在为北约成员国提供将相关事项列入北约议程的机会,换句话说,更像是对外集体“示威”。

该事件也引发舆论关注,如果事态升级会否进一步触发《北约》第五条,即成员国对集体防御的承诺。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文章称,北约距离触发第五条仅“一步之遥”。但在前英国首相国家安全顾问马克·格兰特看来,尚无足够证据表明这次无人机事件构成对北约成员国的攻击。

北约唯一一次触发第五条是在2001年9月12日,即美国本土遭到严重恐怖袭击事件后。

背后有何动机?双方各自思量

在波兰动用本国和北约防空系统击落多架进入其领空的无人机后,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此事背后的各方动机,以及会否加剧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敌对态势,甚至导致“擦枪走火”式冲突。

美西方分析人士大多认为,俄方是有意为之。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杰出研究员丹尼尔·弗里德认为,俄方试图通过此举让波兰等北约国家“认识到”,北约无法为其提供安全保障。

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分析师季纳京·贾帕里泽认为,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北约集体防御承诺存疑的背景下,俄方此举或是在试探北约的防御能力并试图放大北约内部分歧。事态如果进一步升级,或将对欧洲集体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俄罗斯方面则认为,这一事件再次体现北约蓄意反俄的立场和手段。俄外交部10日说,波兰是在为推升乌克兰危机而再次散布谣言。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卡拉辛表示,应调查波兰所说的无人机事件,一切都须基于事实进行核实,而非抢先发表恐吓言论。

俄外交部外交学院副院长奥列格·卡尔波维奇说,欧洲方面有意利用各种挑衅信息阻挠俄乌停火谈判。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伊万·洛什卡列夫认为波兰政府炒作无人机事件还有国内政治目的,即渲染外部威胁以提振其国内支持率。

联合国敲警钟:俄乌冲突存在“切实升级风险”

据新华社电 针对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言人迪雅里克10日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对相关报道高度关注,并指出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的地区影响及其“切实升级风险”。

当地时间9日夜间,大量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波军方紧急动用本国和北约防空系统,击落部分无人机并关闭相关空域和多座机场。波兰总理图斯克称,无人机来自俄罗斯。俄罗斯国防部10日发布通报,否认计划打击波兰境内目标,并表示准备与波兰国防部进行磋商。

特朗普:又来了!

据新华社电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句简短的话:“俄罗斯的无人机怎么会侵犯波兰领空?又来了!”

美联社注意到,特朗普的表态是在事发近半天后发出的,且含义“扑朔迷离”,白宫方面也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美联社报道说,即便如此,特朗普的表态仍然与欧洲领导人对俄严厉谴责立场形成强烈反差。

欧洲领导人一直试图说服特朗普一同加大对俄制裁力度并增加对乌援助。他们表示,此次事件证明有必要采取集体应对措施。

据路透社报道,斯洛文尼亚、丹麦、希腊、法国和英国已请求联合国安理会12日召开会议,讨论所谓“俄罗斯侵犯波兰领空”事件。

克里姆林宫拒绝就此次事件置评。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欧盟和北约“每天都在指责俄罗斯挑衅”。

按路透社说法,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表示无意挑起与北约的冲突,并认为那些刻意渲染俄罗斯威胁论的西欧国家,实则是在损害俄方与北约之间的关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