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驼峰”到“侨心”,跨越80年的致敬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多部聚焦侨胞抗战群体的影视作品,以深刻的历史视角与人文关怀,让历史在人性化表达中重获温度。它们不仅是纪念,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父辈的天空》以“驼峰航线”二代的追寻为线索,还原跨越生死的空中壮歌;《烽火赤子心》聚焦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以个体命运叩问家国大义;《烽火侨心》则通过后人讲述,展现华侨抗战的赤子丹心。这些影视作品以光影为桥,连接过去与现在,唤醒民族共同记忆,传递和平与自强的永恒主题,展现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1
电影《父辈的天空》
不一样的视角对话“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二代追寻父辈历史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跨越喜马拉雅世界屋脊,由于海拔高和极端天气伴随,运输物资的飞机往往需要在高危情况下飞行,失事率极高。彼时年龄在20岁左右的航空从业者集结祖国西南,飞行员、机械师、报务员…青春少年在各自的岗位与死神较量。
定档于10月18日上映的纪录电影《父辈的天空》,以独特视角,聚焦二战时期被称为“死亡航线”的悲壮奇迹,通过“驼峰航线”二代对父辈历史的追寻(参与飞行的亲历者及其子女、家人的口述),展开时空对话,将当年的烽火往事徐徐道来,立体还原陈维龄、潘国定、吴敬诚、徐定中、林汝良等在航线一线奋斗的故事。
《父辈的天空》由牛子、DAMON VINYARD、杨正浓、黄若宾四位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的纪录片导演联合执导,影片取材跨越6年,走访了中美多地,以珍贵影像记录了众多“驼峰航线”亲历者口述,包括驼峰航线第一位“华人机长”陈文宽、美国空军运输大队驼峰航线飞行员杰·温雅德(Jay Vinyard)等。
片中,青年们在“死亡航线”上穿越强气流、躲避日军敌机的惊险航程,钢铁机翼之下,不仅有生死时速的空中搏杀,更流淌着乱世儿女炽热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无数普通人在这段峥嵘岁月之中,留下了动人的大爱故事,因飞机残骸闪耀的冰冷“铝谷”之中,人性的光辉折射着未来的希望,每一次起飞都是向死而生,每一次降落都是生命奇迹。
厘清“中国龙”与“飞虎队”的历史认知
《父辈的天空》不止于回望,更通过“中国龙”与“飞虎队”的区别,厘清历史认知,展现了中国航空人的专业精神,执一事终一生的奉献精神。同时,影片内核紧扣反战主题,展现中国民航英雄群体在民族危亡时刻的担当与牺牲,传递和平珍贵的深刻内涵。
影片跟随“二代”的探索,还原中国民航英雄群体在民族存亡关头的铁血担当。据悉,战后,“驼峰航线”二代翻译百万字文献、举办专题展览,国家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为健在飞行员隆重授勋——这是跨越时空的崇高致敬。
《父辈的天空》以代际传承为轴,将“铭记先烈、尊重历史”的价值观熔铸于中美并肩作战的壮阔画卷,深刻诠释合作方能克敌,自强守护和平的永恒真理。
记录广东籍亲历者的故事
影片中,多位亲历者、后人与广东渊源深厚。包括祖籍广东的陈文宽、陈维龄、潘国定等人。日前,陈安琪将父亲陈维龄的照片、证章、笔记本、信件、回忆文章等一批档案捐赠于广东省档案馆,其中亦包含有驼峰飞行员协会颁发给陈维龄的永久会员铭牌,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经艰难险阻的有力印证。
作为“驼峰航线”亲历者后代子女,影片记录了陈安琪探寻父亲踏上飞跃驼峰之路的心路历程。同样身处广州的后代还有吴发源、徐定中等人,影片跟随他们的步伐,走进父辈的故事中。
2
纪录片《烽火赤子心》
沉浸式解锁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烽火岁月
历史人文纪录片《烽火赤子心》由广东广播电视台出品,五集内容通过大量珍贵历史影像与亲历者口述,系统呈现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在抗战中的壮丽篇章。影片以个体命运为切口,追问家国大义:他们有田有地有买卖,为何肯倾家荡产赴国难?亦有身无分文、生活困顿者,为何也愿舍命投身救国行列?这份跨越贫富的共同选择,藏着怎样的家国大义?
在抗战题材纪录片层出不穷的当下,《烽火赤子心》以“赤子心”为核心主题,以“寻找人”的第三方视角,打破“宏大叙事文本+资料镜头堆砌”的传统叙事路径,让历史在寻找的过程中“活化”。
在故事题材的选择上,《烽火赤子心》侧重个体命运的刻画,全部选取了历史小人物的故事。片中,北美华侨洗衣工的故事虽然只是个体经历,却让观众看到无数海外华侨在抗战中默默奉献、积极参与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该纪录片将于9月22日—26日在广东卫视、爱奇艺播出。
3
纪录片《烽火侨心》
华侨抗战亲历者后人亲述海外华侨的赤子丹心
纪录片《烽火侨心》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推出,通过《民族大义》《慷慨捐输》《穿越火线》《共赴国难》《文艺星火》《同仇敌忾》六个篇章,从海外声援、物资支援、运输保障、直接参战、文化抗战、国际协作的角度,展现海外华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担当与奉献。
据介绍,创作团队采访了包括开国中将庄田之子庄祝胜、开国少将曾生之子曾德平、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党支部书记连贯之女连子、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孙女吴本立、音乐家冼星海之女冼妮娜、作家郁达夫之女郁美兰、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之女唐闻生等20多位华侨抗战亲历者后人。还原抗日烽火中海外华侨的赤子丹心与不屈精神,展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家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纪录片已于8月14日—8月19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首播,并同步在央视网、央视频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