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算法作为产业关键环节,广州正着力其中能获得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近日,琶洲算法大赛在广州海珠举行,赛事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参赛队伍,从规格和规模上已成为国内算法领域的“顶流”赛事。广州一方面在算力算法的前沿领域增加曝光度,另一方面在应用领域也深耕多时,记者在各区走访发现,AI智能体以惊人速度进化,不仅走进寻常百姓家,更与千行百业深度链接起来。
有专家认为,广州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方面需要一个突破口,而算力算法作为产业关键环节,广州着力其中能获得产业发展独特优势。
■采写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摄影 新快报记者 郭晴
智慧大脑加持 为全运会注入“数字动能”
“AI本质是技术工具向价值引擎的进化。”在黄埔区举行的夏季年会的AI赋能论坛上,多位企业家达成共识。当前,技术适配性不足、数据隐私风险高、行业知识壁垒厚等挑战,正阻碍着AI在制造业、医疗、政务、金融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黄埔企业广电运通自研的“望道”行业大模型,作为专注于政务和金融领域的垂直行业大模型,自2023年4月立项启动研发,同年7月推出首个版本,如今已迭代至3.0阶段,为多个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政务领域,它采集广东省内几乎所有已公开和可公开的政府数据,经处理形成高质量行业知识数据集,再与通用知识数据集合成统一语料库,对模型进行预训练,同时创新神经网络,提升对广东省政务领域知识的处理能力。“望道”大模型可快速构建智能体应用,在广州市各区政务系统已广泛应用。“模型基于华为生态体系,采用国产原生算力,自主可控且适配性强。”广电运通集团总工程师、研究总院院长田丰表示。
在全运会中,广电运通等多家子公司借助该模型相关技术,从广州市体育场馆智慧运营到AR导航统建系统,从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到岭南文化场景互动,均实现了创新应用。
由广电运通成员企业广电信义打造的广州市体育场馆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AI、数字孪生及5.5G&WiFi7高速网络为技术底座,构建了全场景智慧管理协同架构,提升应急效率。
AR导航统建系统将大学城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广州残疾人运动中心、广州体育馆等多个体育场馆统一纳管,现场安装3650个蓝牙定位信标、蓝牙道钉构成的蓝牙定位网络,结合北斗信号,保障用户室内无缝外切换导航至目标公共设施点和坐席,满足观众及特殊群体等用户的多样化导航需求。“科技绝非冰冷的代码,而是有温度的服务。”田丰表示,提供数字类服务的企业可以借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平台,以“数字底座”为跑道,以AI为引擎,为赛事注入强大的“硬核数字动能”。
渣土车智能识别、占道经营皆能“算”出高效治理
除了政务管理,在民生领域广州也有优秀的算法应用场景。广州市白云区智慧城管在8月底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字政府”交流活动上,荣获2025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大赛“数字政府赛道”全国二等奖,并连续三年入选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案例。这也成为广州白云智慧城管2025年度获得的第三个全国性奖项。
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白云区城市形态多样,城市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白云区城管局综合运用物联感知、机器视觉、数据智能、数字孪生、AIGC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力,在全国率先探索“1+4+N”智慧城管新模式,成功打造以“部件可视化、考勤线上化、管理工单化、参与多元化”四条举措为路径,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于一体的白云智慧城管系统,赋能城市精“绣”“智”理。
该局依托视频监控、传感器等物联感知设备,将263个环卫保洁、绿化管养、巡查检查等城市管理社会化项目,1万余名城管服务人员纳入动态管理。通过选取153个重点卡口安装450余支智能摄像头、全国首创首推渣土车智能识别算法,实现建废运输全天候、全地域有力监控。
同时,依托视觉处理大模型,借助区视频汇聚平台汇聚15万余路各类社会面视频监控和智能巡逻车,对店外经营、占道广告等各种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智能识别、自动抓拍、生成工单,推动城市管理从被动处置走向主动发现。通过建设无人机自动机场,开发飞控平台,研发了违法建设、建筑垃圾等多个准确率全国领先的专题AI算法,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发现问题,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查成倍增长。
白云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智慧城管建设与应用,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以数字化服务能力提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动白云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
全面布局“通信、数据、算法、算力、场景”五大数字要素
记者从天河区了解到,天河区当前正在加快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区,力争三年内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800亿元。由龙头企业引领,天河在AI产业发展上一方面夯实产业基础,在算力、数据要素等方面强化保障,一方面开展硬核创新。
广州数字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广州数科集团”)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主业,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aiCore1 System为核心,全面布局“通信、数据、算法、算力、场景”五大数字要素。
广州数科集团是广州市公共算力中心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同时打造了算力指挥调度平台,统筹广州市5000p算力。在大模型方面,广州数科集团已开发三个成熟应用的垂类大模型,为垂直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纵观广州乃至全国的IT产业版图,天河都有一席之地。天河软件信息业占据地区经济半壁江山——从科韵路、天河智慧城,到如今的金融城板块,都走出不少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全链条生态。网易、小鹏、UC、佳都、冠岳网络等9家企业的10个大模型通过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趣丸等43家企业的57个算法获得国家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分别占全市近三成。
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近年来天河在政策、场景、基建、产学研、创业孵化、人才招引、金融赋能等方面,围绕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同向发力,为天河“12126”产业体系强化支撑。
譬如,近日天河启动了2025年天河区AI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相关部门充分摸查各类主体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有机嵌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需求,为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企业汇集订单资源,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配套技术专家和政策支持。天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每个有价值的创新想法都能获得破土而出的机会”。
专家点评
算力算法将成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突破口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的核心,穿透各个行业领域。目前来看,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早有布局,整个产业链供应链中,算力算法是重要的关键环节,广州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寻求突破口,形成独特优势。
彭澎解释,虽然广州在算力算法上并没有相较国内领先城市的绝对优势,但是也有广州超算中心、韶关算力中心等等支撑,也有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当然更有世界第一的“深港穗创新集群”的加持,更何况一大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世界级制造业企业集群提供了大量应用场景,可以形成市场化力量,而这是世界级优势。
此外,除了在技术环节抢占制高点,广州最大的优势在于珠三角制造业基地,因此,人工智能的应用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彭澎建议,广州一方面要在算力算法上站在微笑曲线的一端(研发),另一方面要在应用到产业方面站在微笑曲线的另一端(品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