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白云贵州罗甸协作共建特色产业集群
日期:[2025-10-28]  版次:[A07]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当地群众在园区务工。

正在建设的厂房。

■边阳产业园一角。

打火机“点亮”强县富民路

走进贵州黔南罗甸县边阳产业园,在打火机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着组装、充气、干检、包装等作业……自广州市白云区与罗甸县建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关系以来,双方按照“罗甸所需、白云所能”,统筹协作资金近8000万元共建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打火机产业集群逐步成型,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王孝文 王冬至

●共建产业园

壮大打火机产业集群

“今年,我们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760万元,建设两栋标准化厂房,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近年来,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南工作组罗甸小组(下称“罗甸小组”)围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等“四项行动”持续发力,助推罗甸县打火机产业集群建设。

打火机产业是罗甸县近年来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有成品打火机企业5家,配套企业14家。2025年上半年,3家规上打火机企业累计完成产值6479万元,预计今年底,罗甸成品打火机日产量突破300万只。

“我们围绕罗甸县主导产业发展,加大投资和招商力度,特别是围绕打火机产业,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了一批厂房,购置了一批设备,为罗甸打火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罗甸县委常委、副县长、罗甸小组组长冯召召表示,近年来,罗甸小组紧盯目标任务,以增强内生动力为根本指向,持续用力助推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为罗甸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边阳产业园总规划面积为2.53平方公里。罗甸小组牢牢抓住产业发展这个根本和关键,积极推动白云、罗甸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共建以打火机产业链为主的产业园区,引进多家企业入驻。目前,边阳产业园入驻工业企业共31家,2024年完成产值3.15亿元、税收604万元,进出口总额5034.6万元。

在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打火机产业集群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将吸引打火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打火机配件生产、包装印刷、物流运输等企业入驻,逐步完善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目前(标准化厂房)已被企业预订,预计12月底建成后企业就可以入驻投产。”罗甸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罗钰介绍,厂房建成后,将通过厂房租赁模式,按比例每年为当地群众分红26万元以上。

●产业促就业

拓宽群众就业增收路

贵州中焰环兴实业有限公司建成42条打火机自动化生产线,解决就业380余人;瀚阳科技电子有限公司预计总投资1.8亿元,设计产能成品打火机100万只/天,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随着众多企业入驻产业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解决就业1200余人,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

“我们公司入驻时借助粤黔合作共建产业孵化园4栋厂房8400多平方米,设备安装好当年就投产了,这几年都是免租的。”专注于打火机研发、制造与国内外贸易的贵州焱工轻工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漆仕梅说,公司现有员工100余人,主要是当地群众,两年来已经发放员工工资1200余万元。

“我在这里做工两年了,平均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对于我们这种要照顾家庭的农村家庭主妇来说,收入还算理想。”和贵州焱工轻工制造有限公司员工韦明巧一样,在产业园区实现就业的大部分是当地群众,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家庭主妇。就业增收和照顾家庭“两不误”,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助力下,罗甸县不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投资建设了一批冷库,引进以及投资建设农业深加工设备,为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撑。围绕易地搬迁社区,建设了一批就业帮扶车间,打造了四个“一县一企”就业帮扶基地,解决了2763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脱贫群众1411人;通过劳务协作,推动近1.6万农村劳动力在东部稳定就业,让群众的就业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