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陈芋汐/掌敏杰夺冠,全红婵/王伟莹名列第五
11月6日晚,全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项目结束了争夺。从预赛开始便一路领跑的上海组合陈芋汐/掌敏杰以350.22分强势夺冠;广东组合全红婵/王伟莹最终名列第五,无缘奖牌。
尽管没有登上领奖台,但全红婵在赛后依然表示心情不错,她说:“希望大家能更多关注跳水,谢谢。”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 敌 毛毛雨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毕志毅
预赛第三名出线 决赛发挥不尽如人意
由于胫骨受伤,全红婵从5月的全国跳水冠军赛开始便一直缺席。此次全运会是她伤愈后的首战。在11月2日的女子跳水团体比赛中,全红婵与师姐王伟莹展现了不错的竞技状态,帮助广东队拿到了金牌。
随后,王伟莹又独自参加了跳水全能的比赛,再度夺冠。全红婵则因为放弃了个人单项,所以后续就只有女子双人10米台这一项比赛。换言之,昨天这场双人10米台就是全红婵在此次全运会上的“谢幕战”。
在上午的预赛中,全红婵和王伟莹以第三名的身份晋级决赛。这也让观众对全红婵争夺奖牌充满信心。遗憾的是,在晚上的决赛中,全红婵/王伟莹的发挥不尽如人意。
在最后一轮比赛开始前,全红婵/王伟莹以242.64分排名第三,落后第一名陈芋汐/掌敏杰(267.66)多达25.02分,比第三名江苏组合刘军熙/孟泽瑞(242.52)只多了0.12分。
现场所有观众都意识到,保铜牌就是全红婵/王伟莹最后一跳的目标。遗憾的是,全红婵/王伟莹的最后一跳只跳出了69.12分,两人的最终排名掉到了第五,失去了登上领奖台的机会。
带伤参加全运会 无缘奖牌仍心情不错
在11月2日的女子跳水团体比赛中,最后一个项目就是双人10米台。在那场比赛中,全红婵/王伟莹跳出了235.86分,排名这个项目的第一。由于前三项比赛,广东队都是大比分领先,因此在广东队夺冠时很少有人专门注意到,在双人10米台这个项目中,全红婵/王伟莹只比陈芋汐/掌敏杰(234.96)高了0.90分而已。
时隔4天再度过招,陈芋汐/掌敏杰从预赛开始就展现出了极其优异的竞技状态,不仅动作完成到位,协同性也是齐整如一。决赛中现场观众都忍不住对陈芋汐/掌敏杰的表现发出惊叹。
赛后,掌敏杰表示,之所以两场比赛的成绩反差这么大,她认为是自己这次准备得更充足。“团体赛的时候,我还跳了3米板,有些疲劳,所以晚上的双人10米台就跳得有些瑕疵,”掌敏杰说,“这次我们赛前交流得更好了,水花压得也比之前好了一点。”
事实上,全红婵是带伤参加全运会。广东跳水队教练何威仪说:“全红婵每天都疼得不得了,都是敷完冰才跳。”作为全红婵国家队的搭档,陈芋汐坦言全红婵近来比较艰难,但也相信全红婵能走出低谷,她说:“希望全红婵能够尽快恢复到最佳水平,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走上更高更大的舞台。”
虽然是以第五名收场,但全红婵的情绪并没有受到影响。赛后,经过混采区的全红婵表示自己心情不错,“你怎么知道我心情挺好的,希望大家能更多关注跳水,谢谢。”
场外
粉丝从加拿大飞来看婵宝比赛
无论成绩好坏都不遗憾
昨晚比赛前,奥体中心游泳馆的观众就已经在场外排起了长龙。进场时,观众里有一对四五十岁的潘姓姐妹拿着全红婵的头像牌来看比赛。妹妹从香港过来,姐姐则是从加拿大飞来,两姐妹是专程到广州看全红婵的比赛。
她们觉得,门票再贵也值得,因为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在她们眼中,全红婵还是个可爱又充满正能量的小姑娘,“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后一次现场看她比赛,希望她能获得好成绩,”潘姐姐说,“即便她没拿到冠军,我们也不会失望,毕竟都是中国运动员,放轻松看待就好,不给她太大压力。”
9岁的小观众瑶瑶在妈妈杨女士的陪同下也特地来到现场为全红婵加油。杨女士说,母女俩去年一同观看了巴黎奥运会后,女儿就被全红婵“圈粉”了。“之前在电视上看,这次想带她来感受一下现场的氛围和观众的热情。”杨女士说,她们从预赛就在关注全红婵的成绩,“她还年轻,机会还很多,成绩好坏都不会遗憾。”现场,瑶瑶也大声为偶像送上祝福:“全红婵姐姐,加油!”
比赛场外,一位拿着全红婵手绘画像的男生十分吸睛。小丁是一位大学生,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虽未能买到比赛门票,但仍带着亲手绘制的全红婵手绘来到现场,让现场一位粉丝带进现场,希望用这种方式为她打气。同时,小丁寄语:“最近可能会听到很多不同的声音,希望你不要受流言蜚语影响,继续相信自己、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