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十五运会开幕式圆满结束 创作团队揭秘“圆梦”密码
日期:[2025-11-10]  版次:[A11]   版名:[揭秘]   字体:【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主题曲《天海一心》的旋律中圆满落幕。

1+1+1>3如何实现?主火炬火焰不是真火?

十五运会简约而不简单的开幕式,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山海的湾区之约,奉献了一场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湾区魅力的盛宴。这场以“圆梦未来”为主题的大型文体展演,通过“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壮丽画卷与蓬勃气象。这样一场精彩的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背后蕴含怎样的巧思和努力?11月9日晚,开幕式顺利结束后,开幕式的创作团队进行了揭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佳文 高京 梁潇静

■摄影:新快报记者 观显峰 毕志毅

亮点1

简约而不简单,书写湾区礼赞

十五运会开幕式总时长75分钟,其中体育仪式部分是54分钟,全国38个代表团共1920名运动员运动健儿,在水舞台之外秀出青春风采。粤港澳代表团携手进场,别具匠心。展演部分以“圆梦未来”为主题,将家国情怀、湾区魅力、体育与科技等主题浓缩成21分钟的表演。

“我们在时长和人数上做减法,在体育与文化上做减法、做加法。”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彭高峰表示,运动员和演员的精彩呈现源于对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意反复的打磨。开幕式演员从粤港澳大湾区8个院团协会,11所高校,一所少儿机构选拔,粤港澳三地共同当好东道主。

“今晚的开幕式是一次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深情礼赞,我们以向海图强为叙事主线,将湾区深厚的海洋基因融入了开幕式的视觉艺术仪式当中。”彭高峰介绍,在艺术呈现上,导演团队借助环形水幕舞台等前沿舞美的技术,在体育场内造出一片海,打造出海洋盛景。舞蹈编排以同心圆结构为基底,融合岭南舞蹈当中水的灵动意象,生动诠释了粤港澳大湾区依海而生,向海而兴的文化根脉与发展的历程。

亮点2

以同心圆为核,三个篇章层层递进

“整体构思,以同心圆为核,浓缩岭南的精气神,通过‘同根同源’‘同心同缘’‘同梦同圆’三个篇章,以层层递进的结构,讲述粤港澳大湾区从千年历史走向未来发展的壮阔发展历程。”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介绍,开幕式舞台以同心圆为核心,视觉符号既象征三地相连,也寓意文化成员使命共担,传递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另外,第三篇章的“同梦同圆”,以百花绽放为视觉核心,寓意体育繁荣与湾区共进步。“新创作歌曲《龙腾伶仃洋》与经典曲目《海阔天空》《中国人》的串烧演唱唱响了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郎昆特别提到,本次开幕式以岭南非遗的现代化表达焕发文化新生。在《沧海一声笑》的经典旋律中,咏春、南拳展现刚柔相济之美。粤港澳三地的粤剧名家同唱《彩云追月》、英歌铿锵、龙舟竞渡,共同绘就一幅充满文化自信的岭南画卷。

“开幕式时间并不长,仅能截取岭南文化的部分。开幕式的时长也很长,足以承载一个时代的梦想与荣光。今夜我们以艺术为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自信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这场盛会的成功属于每一位参与者,更属于这个伟大时代中的每一位中国人。”在郎昆看来,开幕式的成功,离不开粤港澳三地创作团队的紧密协作,整个团队形成了跨地域、跨领域的创作阵容。三地创作者虽背景不同,但目标一致。“大家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互相借鉴、补位,形成了1+1+1>3的合力,这是开幕式创作最宝贵的财富。”

亮点3

主火炬的火焰是水雾和光电科技效果

十五运会主火炬装置“天海之冠”以“天地人和、同心同向、鼎立中华”为设计理念,圆环造型象征“同心共圆”的时代愿景。火炬传递由粤港澳三地15名优秀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分7棒完成,最终由粤港澳三地优秀运动员共同点燃圣火,彰显“绿色低碳、科技全运”的办赛理念。最后,全场在主题曲《天海一心》的旋律中圆满落幕,唱响三地同心、共创未来的坚定信念。

据了解,在全运会圣火点燃的环节,一开始导演组就决定不用天然气真火,要绿色环保,要创新。“我们参考巴黎奥运会的雾光技术,但要避免雾光火‘显假’的问题,要让它看起来和真火一样震撼。”郎昆透露,在此前的保密排练中,用水雾和灯光打造的圣火成功升空,配合“踏浪而行、大海让路”的氛围,效果远超预期。

十五运会开幕式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彭高峰介绍,主火炬塔点燃的熊熊火焰是通过火环上高速喷出的水雾和光电科技的效果共同组成的景象。除使用必要的小部分的电能以外,它完全不产生新的二氧化碳。火炬塔通过艺术和科技的结合,践行绿色全运的理念。

“排练成功后,大家拥抱庆祝,虽然没有哭泣,但每个人都很激动,因为难度比想象中大太多,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郎昆回忆道。

亮点4

广州产的舞台灯光音响为开幕式添彩

谈及十五运会开幕式的制作规模,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总制作人王锐祥给出了一组对比鲜明的数字:本次全运会没有采用“人海战术”,将演出人员压缩至3500人以内。面对2万平方米的宏大场地,团队并未盲目填充,而是巧筑弯曲的水舞台,将视觉焦点汇聚于5000平方米区域,让3000余人的表演尽显“千军万马” 的气势,用舞美巧思化解了人数缩减与舞台饱满的矛盾。

“我们弯曲的水舞台也可以说是因地制宜,结合我们简约办赛的理念,我们把雨水都变成道具——基本上舞台上薄薄的一层水都是天上送过来给我们。”王锐祥回忆起,6至9月份彩排的时候基本上天天都下雨,有时还有台风。在不影响排练的情况下,大家找到大湾区的台风规律,所以在现场没有做一些大型的道具,没有挖地做升降舞台。

考虑到广州舞台灯光音响目前占据全球超过50%的市场份额,组委会也是因地制宜地把广州本地的灯光音响搬到开幕式舞台当中。“比如我们在整个场内专门设计了有360度均匀覆盖的一个组合系统。从音效上让所有观众无死角地感受到震撼。整个灯光方面也使用了超级全彩灯光光谱工具,超过100台的大功率激光灯,呈现一个激光的矩阵,为观众打造强烈的光影。”王锐祥说。

“开幕式时间并不长,仅能截取岭南文化的部分。开幕式的时长也很长,足以承载一个时代的梦想与荣光。今夜我们以艺术为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自信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这场盛会的成功属于每一位参与者,更属于这个伟大时代中的每一位中国人。”

——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郎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